别让留守孩子再受伤!返城复工如何跟孩子说再见

元宵节在即,通常情况一过完正月十五,大量农村务工人员会集中返城复工。此时,“妈妈,别走!”一幕幕扒车门、抱大腿、追撵父母离去背影的画面,总令我们扎心、泪奔。

别让留守孩子再受伤!返城复工 如何跟孩子好好说再见

对于不少外出务工的父母来说,把孩子留在老家实属无奈,尤其是年龄尚小的孩子,“留守”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省钱,另一方面还能得到爷爷奶奶、乡里乡亲的照应,安全和生活有保障,父母在外面打工也比较放心。

然而,多数孩子在几经沟通后,面对不得不再次与他们分离的爸爸妈妈时,依然会哭得撕心裂肺,百般顺从、讨好,只为让爸爸妈妈远行的脚步慢一点,迟一点。小敏(化名)就是这样一位,在与孩子不断分离中,爱着又痛着的母亲。

  • 01

由于疫情,22年春节,小敏没有回湖南老家,而选择留京过年。今年,是小敏来京务工的第13年,13年里,她一直只身奋斗。

“2个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但跟我的关系越来越不亲了,跟奶奶亲。可能是我一直没把他俩带在身边吧。”小敏自顾自地说起来。

她把我约在了海底捞,我觉得没法说话,她却直言“我就喜欢海底捞!一直都是我服务别人,只有在这,我才能享受到被别人用心、平等服务的感觉。”

  • 02

当我问起孩子有没有给她打电话时,小敏爽直地“哎”了一声,瞪大眼睛对我说出四个字“你想多了”。

小敏说,大年二十九,给孩子奶奶打了个电话,奶奶说兄妹俩跑长沙去耍了。三十,我给哥哥打了个电话,约好初三视频。今早连续打了2个,一直没人接。

其实,小敏是个单亲妈妈,离异后净身出户,把自己勤勤恳恳打拼下来的2间金器门面给了婆家。2009年,她把当时只有3岁大的女儿和8岁大的儿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照看,她一人从湖南邵阳老家来京务工。

“刚出来那会儿,想孩子想得厉害。哥哥和妹妹还都小,我每年春节都回去。每次走的时候,两个孩子又哭又闹,搞得我心里也特别难受,觉得对不起孩子,这么小就扔下他们。后来,他们长大了,我再回去,他们好像也不是特别兴奋。毕竟带的时间少,不指望春节回去几天,马上就热乎起来。”

小敏几经周折,最后落脚北京一家酒店中餐部做服务员,用她自己的话说,好不容易找到份像样的工作,各种委屈各种难都能忍。她兢兢业业,不知疲倦,从不主动提出休息,“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钱,休息做什么,30天都上才好。”一心想多挣些钱给自己给孩子一个说得过去的未来。

“还记得第一次春节回老家,孩子们乐坏了,整个春节我就天天陪着他们,带他们去公园玩、吃麦当劳、买衣服买玩具。临走时,哥哥和妹妹哭闹得厉害,奶奶哄也不行,抱着我的大腿不让我走。孩子们一哭我也哭,觉得对不起他们,想等钱挣够了,一定回来好好陪他们补偿他们。”小敏说。

我直言,春节期间,酒店应该是最忙的时候吧,你请假回去,损失不小吧?

“我们酒店是2倍工资,天天都是钱,我心里其实特别矛盾。但春节团圆,是跟孩子们约好的,不能食言。但每次走的时候,看到孩子们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我真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小敏说,她一般会趁小女儿哭累了睡着了后,悄悄走。奶奶会制止大儿子哭,说那样会吵醒妹妹。可能出于兄妹情谊,哥哥总能忍住眼泪,委屈地跟奶奶一起送妈妈下楼,看着妈妈打上车,却一句话也不说。

“头几年,这样的大戏,每年都要唱一出。”小敏笑说。

  • 03

时间过得很快,2013年两个孩子一个上了小学、一个上了初中。待小敏春节再回去时,她发现两个孩子好像变了,特别是哥哥。

他会主动要求我给他买手机、买衣服,让我带他们吃麦当劳。不要说不去,就是迟一些都会发脾气。说实话,我觉得自己亏欠孩子们的,所以他们要什么,我基本上都会满足。我也知道大的可能用手机打游戏,但同学们有的玩的,他也应该有,是不是?”

“其实,有几次走的时候,妹妹在看动画片,哥哥在玩手机。我说,妈妈走了,跟妈妈再见,两个孩子眼睛都没有移开屏幕一下。哪怕我再三说,妈妈要走了,过段时间会回来看你们的,给你们买好吃的,带你们出去玩,妈妈爱你们,他们还是无动于衷。奶奶催促了,他们才抬头看我一眼,说句‘妈妈再见’后眼睛又盯着屏幕去了。

还有一年春节,小敏回忆道,奶奶亲手做了猪血丸子,年夜饭做了一大桌,长辈亲朋陆续上桌。大儿子可能是饿了,他把几乎所有盘子里的菜扒拉个遍,还把猪血丸子那盘菜端到自己跟前,吃饭的样子像谁跟他抢似的。大家看他那副德行都没说话,我当时非常生气,说他这样太不礼貌。他扒拉着饭,头都没抬地说‘不用你管,平时都这么吃,奶奶都没说。’小敏边说边摇头,怪自己没教育好。

小敏可能并不知道,一次次短暂的相聚后,是自己一次次生硬而绝情的离开,割裂了母子间的情感和信任的连接。当你再想以母亲身份管教他时,他充满质疑,觉得你不可信,你没资格。

  • 04

小敏说,“妹妹跟哥哥不太一样,妹妹心思多,知道怎么吸引你的注意力。经常会借肚子疼啊、梳小辫啊、上厕所数数的小伎俩粘着我,生怕一不留神,我就不见了。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不安和忐忑。”

据小敏说,有一次,她去孩子的外公外婆家拜年,因为小女儿感冒就没有带她去。临走前,小敏让女儿听奶奶的话,在家睡一觉,睡醒了妈妈就回来了。但小女儿却对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上一个问号,她太害怕妈妈不回来了。

她特别懂事又耐心地问妈妈,穿什么衣服,穿哪双鞋,梳什么发型,要不要化妆,几点钟回来,坐汽车还是走路,怎么跟外婆说自己不能去拜年,外婆会给多少红包等等。总之,前戏特别多,好像故意在拖延时间,不让妈妈走,直到把小敏问烦。

“一会儿回来,是什么时候?”

“马上是多久?”

“为什么每次我睡醒觉起来,就再也看不到妈妈了?”

……

在孩子的世界里,她哭闹,你会走;她听话她乖,你依然会走。她应该怎么办?

试想长期下去,孩子会不会再相信你?会不会再期待你回去看他们?会不会再苦苦挽留你?会不会没心没肺地跟你亲密后又要承受你偷偷、狠心离去的伤心?会不会补偿式地朝你狂要东西,又不惜让你误解为“白眼狼”?

  • 05

大儿子对物质的极度索求、对来自母亲教训的抗拒、对亲子分离的冷漠;小女儿的多疑、敏感、黏人,以及跟哥哥一样漠视妈妈的离开,都是在用各自的方式将自己武装起来,所有表现和行为是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心和情感,他们要在心外竖起围墙,提前做好不被妈妈伤害的防御和隔离。

小敏称,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和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感觉既对不起奶奶,也对不起孩子。生活所迫,无奈的选择让人不忍苛责。

13年,小敏的2个孩子都长大了,也许不再需要她每年都回去陪伴,甚至连个关心的电话也不需要妈妈再打了。但因为不曾好好地跟孩子们说过一次再见,不曾为再见悉心地安排过一次团聚,孩子的成长以及母子之间的隔阂,让小敏感到遗憾而无力。

  • 06

如果可以,不要让孩子留守。如果不能,也要好好地跟孩子说再见。从每次相聚时开始,坦诚地告诉孩子,这次爸爸妈妈回来几天,什么时间要离开。

跟孩子一起做个计划表,每天每小时具体做些什么,然后相互督促,一起执行。每晚,给他们读一些温情的分离故事,也可以是你手机里的照片背后的真实事件,帮助他们理解分离。

让孩子选一个他喜欢的,但与你有关的物件,告诉他,妈妈离开的日子里,这个物件就代表妈妈陪伴、守护在你身边。你可以用任何方式,跟它或对话或书写或录音等。

真到离开时,一定要用亲亲、抱抱等具体的、亲密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和不舍,拥抱有着安抚情绪的作用。同时,告诉他们,爸爸妈妈必须要走了,要回到某地上班了。

可以承诺孩子下次回来的时间,一起玩什么吃什么,可以一起在日历上或日记本上做好标记。让孩子知道,中间的这些日子是可计算的、是有限的。孩子可以过一天画一个记号或粘一张贴纸或记录点什么,哪怕撕掉或涂抹,要知道行动是可以缓解焦虑的。等到与标记相遇时,妈妈就回来了。

父母还可以承诺,一返回工作所在地,就先跟你视频,告诉你妈妈已平安抵达。然后约好每晚8点都跟你视频,在视频里妈妈会给你唱歌、讲故事,你也要告诉妈妈当天最开心的一件事。我们每晚都可以视频见。但承诺后,一定要说到做到!

最后,要当着孩子的面离开,要真诚地跟孩子说再见。

做完上述这些,孩子大概率依然会又哭又闹,舍不得你离开,但当他们被安抚而冷静下来后,真的会去看日历,数着日子等爸爸妈妈下次回来。他们也可能会把与你相关的物件,摆在某个私密的角落,对着它想你或说话。他们还可能去翻看你曾经给他们读过的书,回忆妈妈温柔的声音。

小敏知道,这些她都不曾做过。

  • 07

13年,小敏用积蓄和贷款在长沙买了2套房,这是她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她想象着回长沙后的生活,把孩子们接到身边的场景。

“初四我还得上班,今天是专门为你请的假。”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任她率直,毕竟我享受了一次美好的食物和服务,还听到了一个外来务工者的真实故事。

此时,小敏的手机响了,她高兴地大声说是儿子打过来的。

“你吃好了吧,我结账了啊。”她边点头示意我,边向前台跑去……

这次,孩子和小敏都没有食言,他们都做到了。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