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万灵药吗?

名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万灵药吗?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黄军(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不久前,“深圳一高中20位新老师19位来自清北”的新闻登上热搜。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不仅是一线城市重点中学的名校毕业生占比在不断攀升,一些二三线城市重点中学的招聘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名校”“研究生”已然成为中小学招聘的标配。名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校园,会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万灵药”吗?(3月24日新华社)

现在,越来越多的名校生进入中小学校园似乎表明:名校生+高学历就是好老师,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在教学第一线战斗60多年,用毕生精力总结自己的为师之道:“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句话不断鞭策自己,也在告诫后来者。可见,好老师并不等同于名校毕业生、研究生等高学历老师,好老师是活到老学到老,是要经过不断砺练的。

名校+高学历是好老师的基础。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既需要技术也需要艺术。名校生、高学历老师因知识丰富在传授知识、解惑答疑等方面容易被学生喜欢,但要想持续受欢迎,让学生主动说心里话,还需不断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方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名校生+高学历老师要成为好老师,再学习必不可少。同样的老师每年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就得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老师需要通过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一是向身边同事学习。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师是学习对象,可以向他们请教教育教学上的问题;二是向家长学习。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家长期望等情况,与家长密切配合,找到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三是向学生学习。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挥优势,激励学生取长补短,调动学生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