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校内课后托管的公益性,为有需要的小学生提供以“保护”与“看管”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校内托管服务;第二,积极探索校社合作、引入公益性机构和社会义工的公益性托管模式,鼓励社会组织进入,由社会机构、公益组织、服务团体提供托管服务;第三,试点开展政府买单、市场机构进校的营利性托管模式。在公益性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这类托管模式可以作为一个过渡。
家长不能认为课后服务应全部由学校负责。家长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不属于学校课后服务的范畴,这一类服务应由市场来提供。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
看护孩子需家校共同完成
上海小学课后分两个时段为家长提供服务,一直可以延长到晚上六点。部分有个性化需求的家长,放学以后可以接孩子回家。就上海而言,课后服务推出后,家长带孩子去补课的情况减少了,学校组织的兴趣活动孩子们也喜欢。是否能够给家庭和学生真正起到减负作用,还需要时间证明。
学校里有两个举措要到位。一是统筹安排,教师轮流参与课后服务,减轻教师压力;二是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纳入绩效中,增加教师的绩效工资。目前上海教师绩效工资因参与课后服务增加的部分由区级财政承担。
课后看护孩子是一个客观需要,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完成。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学校主动承担责任,这是教育系统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一个方面,是一个民心工程。但是,家长不要理所应当地理解为看护都是学校的责任,家长要考虑到老师的辛苦和奉献,避免出现“家长在外面玩,把孩子放在学校里很晚才接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