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自我介绍怎么能一眼惊艳啊啊!!

◼️“老师您好,我叫xxx,就读于xx大学,本科专业学习的是xxx。在校期间,我曾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过去我曾有过多次实习,包括xxx、xxx、xxx。其中,我学习到了xxx等相关知识,提升了自己xxx等方面的能力。若有幸进入贵校学习,我将xxxx。感谢老师的垂听,以上是我的自我介绍。”

◼️“老师您好,我叫xxx,就读于xx大学,本科专业学习的是xxx。以下我将用三个关键词来介绍自己,分别是xxx、xxx、xxx。首先是xxx,在校期间我曾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其次是xxx,过去我曾有过多次实习,包括xxx、xxx、xxx。其中,我学习到了xxx等相关知识,提升了自己xxx等方面的能力;最后是xxx,若有幸进入贵校学习,我将xxxx。感谢老师的垂听,以上是我的自我介绍。”

◼️这两类自我介绍的模板是目前面试中使用范围最多、最广、最普遍的内容,普及率大概已经是10个人里9个人在用,还有1个人稍微擦边地用。虽然这个模板看起来没有突出的问题,例如该陈述的个人经历和能力技能都能够比较到位地表达出来,以更加平铺直叙的方式向对面的教授展示考生过去的经历、经验与成绩、成果,似乎除了“用的人多”之外,也没有值得诟病的地方。但这里面其实有着两个可能出现的隐藏「危机」:

◼️第一,因为模板化的思维而忘记自我介绍的作用应该是要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而不是简单地“流水账似”地编排自己过去所做过的事情。很多人会被模板影响到先入为主地认为只要把自己的经历整理进去再背诵下来就能够完成一篇不错的自我介绍,却忘记突出自己在过往工作、实习或学生实践中值得一说的部分,将所有的琐事,哪怕是一份90分的成绩单都放在自我介绍中陈述。

◼️第二,模板容易造成面试老师们的「听觉疲劳」,没有办法达到留下印象、取得高分的目的。如果前十个人、二十个人都说过一遍“本科通过了四级、六级的考试”,那么到了咱们这里,只能剩下一群疲惫得昏昏欲睡的考官。就算背得再熟练,再完整,模板也只能给出一个及格的答案。

◼️虽然自我介绍在面试中占比不多,但能否写出一份优秀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表达能力与叙述水平,对文科生来说会加分不少。

考研复试自我介绍怎么能一眼惊艳啊啊!!

Hello Professor!

That's my answer!

三个优秀样例,写出☃︎

一眼万年的自我介绍☃︎

@TuTouSuo™️

*不要让一篇本应凸显个人闪光点的自我介绍变成超市货架上食之无味的凤梨罐头,也不要过于依赖某一种样板或说辞。如果只是把以下三种案例拿去拼贴上自己的经历,也会显得有些生硬。所有的参照物都是用来提供一种“可能性”,我们还可以这样表达,还有其他展示自己的方式,然后借此去发掘自己“值得被说与凸显”的部分,这才是内化过的一篇自我介绍。

◼️第一种方式:没经历

◼️就在讲故事中穿插个人价值

️ / TuTouSuo Monsters /

*对于新传考研的复试来说,一方面,你应该展示能力与水平,任何经历都应该用来呈现自我过往的价值和将来的可能性,这是让考官认可你的选项,是很务实的、形而下的部分;另一方面,你也同样需要说明自己报考新传的原因,这其中,就有对职业工作的规划、对自我提升的需要、对学术理想的追求、对学科的感性期待等等。

*自我介绍需要包括这些内容在内,至于怎么表达,就有不同的说法了。最基本的,就是开头说的一板一眼的模板——每个部分都用打直球的方法展示出来。这就像是平铺直叙,可能很直观,但却很枯燥。

*而提高一些,我们可以尝试用写小说、拍电影的方式来讲一场「故事」,这其中,可以有特写场景,可以有情节起伏轻重缓急,可以有矛盾张力,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开场或结局,可以有欲扬先抑,也可以正叙、倒叙、乃至于插叙。

“各位老师好,我叫小班。其实这篇自我介绍稿在过去的一年已经在被我演练了无数次,我一直设想如何能够走向这所学校,有机会站在各位老师面前去讲述属于我和新传相遇的契机以及一些看起来十分理想主义的故事。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或许和很多专业跨考的同学一样,没有太多关于新传领域的研究经验,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期刊论文发表。但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无论是学校新媒体中心编辑部部长带给我的采访与写作经历,还是策展数十场厦门市各个高校的小众电影放映、筹备本科学校百年校庆的微电影拍摄,都使我越来越靠近这个我从小就非常憧憬的专业学科。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想要当一名记者,或者是加入新闻行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非常喜欢看球赛。我喜欢拜仁慕尼黑在绿茵场追逐胜利的渴望,喜欢网球选手纳达尔在红土场上跃起的瞬间,所以看到那么多体育记者能够免费观看球赛,我就羡慕不已。

不过,当我在去年六月,真正成为晚报的一名记者后,球赛倒是没看过,却发现了更多来自于新闻群体内部与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比如女性普遍存在的宫颈癌认识不足、老年人在智能媒体时代下的数字技术落伍现象,以及新闻人普遍的理想信念与素质培养缺失。

这些是没有系统学习新传之前的我根本不会去在意的,可以说,之前的我也不会用到「社会矛盾」这样的形容。

所以我突然意识到,学习新传并不是简单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僵硬复刻。它拥有让我去思考、去洞察、去理解世界和现实情境的可能。我看到社会中对HPV病毒的刻板理解,也看到正在被技术推向边缘的群体,也明白为何新闻业被唱衰为黄金时代已过。它们之前可能是白纸黑字的理论,是逻辑缜密的论文,但实际上,它们都是鲜活的个体的存在。

所以现在,比起看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我更想奔赴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去用新传的视角,获得更多的思考的深度与阅历的广度。

如果我能成为一名研究生,我将用过去实习时看到的众生百态,在备考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付之于学术研究中,无论是对新闻价值的探索,还是传播与控制问题的思考,我都会以绝对的热情与期待,奔赴其中。

感谢老师的垂听。”

*在这个例子里,先是出其不意地直接承认这篇自我介绍准备了很长时间,又巧妙地将自己过去一年对学校、对这次复试的期待和憧憬融入进去。同时,也点出了自我介绍的主题:契机与理想主义——后面所有的内容都是按照这个逻辑去展开的。

*作为一名跨考生,小班不卑不亢直接承认自己没有太多的经验,但也不失一些相关的实践经历——其实都是非常微小的事情,只不过讲起来比较唬人罢了,比如小班的电影策展每场不超过10人,比如官方账号的阅读量只有寥寥几百;但这些都不妨碍小班突出重点,略去不足——这就是自寻闪光点。

*如果你的履历比小班好看,那大可以放一些更唬人的数据上去。不过要注意,不要长篇大论,变成了数据的罗列。

*紧接着,小班就说出了自己报考新传的契机——欲扬先抑——我是跨考没什么经验,至于我为什么跨考,就是因为——我本来就想看一场球赛。

*自我介绍里别总是特别煽情或者是格外具有崇高的理想,把接地气的东西放点进来会更有感觉。不是每个人都是感动于战火纷飞中的记者而入坑的,你甚至可以大方承认,就是未来的职业规划如此,或者本来是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

*接着,就可以衔接新传带给你的意料之外了。层层递进,慢慢悠悠,老师就从一大堆的相关经历里,进入了你马上要给他们画的饼上去了。

*这些所谓很有理想主义的内容,就代表了你的思想体系,代表了你拥有研究这个社会的欲望,代表着你试图去融入新传、理解新传,创造一些你自己的思想。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表达你不适应,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讲一段更理性的未来的科研设想,或者你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把思考的能力从实践中表达出来。但作为没有什么经验的小班,她能做的,就是用语言表达和真挚的感受,用一篇有主题、有内容、有文笔的自我介绍去告诉老师:

*我会思考,且我会写作、会研究。

*小班努力了。

◼️第二种方式:更理性

◼️在模板当中寻找新鲜感

️ / TuTouSuo Monsters /

*回归到最开始的问题,新传考研复试的自我介绍里,老师究竟想要看到什么?无论是科研经历,还是过往学习、实践经历,说实话,就是想看看你这个人优不优秀,所以,你大可以直接「自问自答」,把老师想要的,通过这些内容展示出来。

*这里看起来或许有点模板化的倾向,但就是为了服务无法充分掌握以上写作方式的朋友。有一个大致的框架,但是在框架里避免流水账,着重突出亮点、写得有新意一些,也是可以加分的内容。

“各位老师好,我叫小班,来自海滨城市厦门,4年前我考入xx大学,本科期间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目前是一位中共预备党员。在本科期间曾获三好学生,三等奖学金,优秀团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通过了国家六级与商务英语中级,获得过福建省笔译文大赛优胜奖。在校成绩位于本专业的前10%。

大一时我加入了院团委宣传部,负责学校中微信公众号内容的采编排版和学院宣传工作,也负责学校官方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院内活动的报道稿写作。在xx大学的百年校庆上,我也曾担任宣传视频的总统筹,兼任分镜脚本与写作编剧。同时,在2021年举办过文学院中数场招聘就业比赛,在厦门高校中进行赛事宣传与队伍指导。

虽然,作为跨考生的我,在新传学科上的相关经验可能不多,但也是在这些有限的专业经历中,我发现了很多关于传播、关于社会的意义。比如意义在镜头、在文字、在声音语言符号中的不同呈现;比如我报道过乡村的干部、采访过街边卖花的奶奶,也与胡同里拉着二胡的音乐老师一起品尝过五毛一个的白面馒头。大一时阅读茨威格、理解奥威尔,大三备考时我又试图去体会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站在特立斯所描绘的纽约城里感受一座城市的苏醒与沉默,都使我深刻明白,文学与新闻和传播的距离是如此密切。

于是,我选择了新传学科。也正是这个一年前的决定,将过去我所积累的文化底蕴与文学素养与新闻写作相互融合,将传播与小说、人物、符号的变化彼此交错嵌合。可以说,是汉语言文学的多年学习,才让我在新传的钻研与琢磨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感悟。

引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时间的磨盘转动得很慢,但它却能将一切研磨得很细」。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新传就是能够帮助我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的途径。

也能证明,我的选择将无悔于心!

感谢老师的垂听。”

*这个小班看似是「模板」,但实际上是从一个整体的框架中出发,补充了更多自己对于这个框架内容的思考,整体来说也算是不错的自我介绍!

*小班也努力了。

◼️第三种方式:有经历

◼️于重点中理解新传学科

️ / TuTouSuo Monsters /

*以上两类自我介绍适用于学科经历较少、实习经验不够丰富的新传跨考生。但如果现在我们拥有较为丰富的相关经验,甚至有一些科研成果,那就可以更加大胆地以自己所做的科研项目、工作经历等作为跳板,将个人能力与未来学习规划、研究规划一并进行陈述。

“各位老师好,我叫小班,来自海滨城市厦门,目前就读于xx大学。本科期间获得过校级、院级奖学金,参加过大广赛,也曾经负责过xx大学百年校庆宣传视频的总统筹,兼任分镜脚本与写作编剧。过去三年,我一直都是“First·青年影展”厦门地区的策展人之一,在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内举办过五十余场的青年电影展览。去年考研结束后,受学院书记举荐,我在一家全国性党媒实习,主要在健康、教育领域进行新闻报道,最近一篇刊登在《xxx报》上的文章《xxxx》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采写的新闻。

我与很多同专业的学生一样,希望通过不同的实习、不同的学生实践为自己的履历加上更漂亮的一笔。于是在本科期间,除了最基本的四六级,我还考取了商务英语中级以及小学教师资格证。可能这些证书对于站在这里的我来说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证明我就是老师们期待中的学生的模样,但是它们确实代表了某个时期那个迷茫失措的我自己。

想要变得优秀一点、再优秀一点,却总是找不到真正认为有意义的事。大多数时候我也不过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一份子,包括考研也是,它是一份不错的学历证明,也是我继续前行的推动力。但这次好像和其他的每次都有点不同。在备考中,无论是老年人在智能媒体时代下的数字技术落伍现象,还是女性与其他边缘群体的公共话语缺失情况,都进一步地促使我去思考人文社科的真正价值是否如加缪所说:

「我们用书写的方式,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

于是,我将这些思考写成了一份科研设想并进一步完善为了本科期间的毕业论文《xxxx》,通过田野调查与焦点访谈小组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入殓师”的职业角度,探索边缘职业者在社会资本与话语权获得上存在的困境与束缚。

2018年,最后一场电影策展,我放映的是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影片中,那只在满洲席地而坐的大象就是某种理想的化身。放映结束,当灯光亮起,我也似乎从困顿中苏醒过来,继而走向更远的远方,寻找那只模糊不清的大象。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