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冷门专业排行榜对基础学科不公平”

应该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志愿?在选报志愿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北京科技报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本科云南招生组副组长吴宝俊>>

撰文/记者王雪莹编辑刘昭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北京统考考生的本科志愿填报和单考考生单招志愿填报工作将于6月27日至7月1日进行,专科志愿填报工作于7月21日至22日进行。

应该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志愿?在选报志愿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对此,北京科技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作为本科云南招生组副组长,吴宝俊多年从事招生工作,对于考生选报高考志愿,让我们听听他有哪些建议。

01

“媒体发展、制度进化

都有助于考生做出理性判断”

您在上学或者教学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因为对专业缺乏了解,上大学后为自己的专业选择而后悔的学生?

吴宝俊:我是一名80后,2000年上大学时高考是先填志愿后出分,志愿只能填三个。那时候媒体、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学生专业选择方面也没有容错机制。可以说高考报志愿于我这一代人而言,并不只是看分数,更多要看运气。

今天的情况已有很大不同。媒体的发展让获取信息更便利,每所大学都会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发布每一年的招生计划和宣传资料,每个专业院系都会公开自己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甚至每一个已经入学的同学都可以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就读体验和毕业去向。考生只要能上网,就可以获得大量正面和侧面的信息,供自己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本科生课程设置图片来源/复旦大学

另一方面,大学的招生和培养制度也在进化。提前批次、国家地方专项、统招,加上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这样的拔尖选拔机制作为补充,给了考生更多选择。同时,一些优秀的大学在尊重考生志愿上也有了制度化的改革,如加入了转专业的机制等,有的学校甚至更激进,像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一年级干脆不分专业,所有学生入学后上一样的课程,二年级再根据学生兴趣自由确认专业,如果选错了三年级还能再换一次专业。可以说,学校尽了最大可能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志向……

今天的考生在志愿选择方面,制度上的限制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大了,能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主要考验的是考生自己的努力程度以及考生、家长对大学和专业的认知。

02

“上大学前有无规划,

人生轨迹短短几年就会大不相同”

在您看来,学生和家长应该如何科学、理性地报考专业和大学?选择专业时,最应该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吴宝俊:我在一线从事了八年的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高考报志愿非常复杂。除了文理和艺术类的区别,在我熟悉的理科领域,不同成绩的考生选择大学和专业时的思路都有很大差异。

高考排全省前1000名的考生,能选各领域国内头部院校的优势专业,这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更有自信,也有更多的期待,选择专业时也会有更多维度的考量,像学校的师资水平、是否有业内顶尖的大师授课、继续深造的路径是否顺畅等等,都是考生综合选择学校的因素。

排名几千名的考生能上211大学,但大部分考生不会对学校的师资软硬件、国际交流项目和保研率有太高要求,相当一部分会计划未来通过跨校考研升入国内头部院校。而排名几万名的考生报志愿时看重的往往是学校,专业不要冷门、学校最好在大城市,方便毕业后找工作。

△2018年5月2日,天津,一群95后大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啤酒成分分析实验

每个分数段的考生关注点都不一样,但抛开分数,我认为有两点对考生和家长很重要:

第一,尊重专业兴趣。无论考多少分、能报什么学校,选专业时都要尽可能选考生喜欢、至少不排斥的专业,一定不要为了去某个城市或者某个学校而刻意妥协,选择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专业。否则很容易变得消极、颓废甚至混日子,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极为不利。虽然一些大学提供了转专业的方案,但基本上都有门槛,且能转专业的大学数量并不多。

有的考生和家长有侥幸心理,认为选了不喜欢的专业最多也就将就4年,毕业后仍能通过跨专业考研的方式回到喜欢的专业,这在10年前也许可行,但在今天难度已远大于重新高考。

第二,要做好未来的短期(大学4年)和长期(未来10年)的人生规划,在这个规划的基础之上选择学校和专业。

在上大学前就想清楚的人和完全没规划的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在短短几年内就会发生很大的不同,这一点是考生和家长往往意识不到的。这种规划其实很具体,比如你准备毕业就找工作还是深造?因为专业和专业不一样,与人打交道的或者技能应用型的专业是不需要把书一路读到底的。学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本科或者最多硕士就能到社会上打拼。

而对一些理工科的基础专业,成型周期长,想在行业内立足就得读博甚至博士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如果考生对这样的专业特点没有了解,也没有一个长远计划,那就容易变成盲目试错,这样的例子我们经常遇到。

此外,还有个人问题、喜欢哪种生活方式这些因素也要考虑,它们看上去跟高考报志愿没太大关系,但实际上跟考生在所选专业领域的未来成长密切相关—如果考生选择的专业本身要求在大学期间集中精力读书,每门课的成绩都要很好,要拿到保研资格或进一步深造,那么大学前三年谈恋爱和参与社团活动将会比较奢侈。换而言之,如何平衡学业和生活是一项挑战很大的“必答题”,如果专业和考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不匹配,考生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就会充满矛盾。

总而言之,只要把上大学这件事想明白,有基本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找准能匹配的大学和专业,高考报志愿就不会有大问题。

△6月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了2022年高考录取通知书。通知书设计从“耀·科技”主题出发,外轮廓首次采用不规则结构,设计提取了硬核科技、微电子芯片等概念,外观酷似芯片主板,未来科技感十足图片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03

“吐槽背后热爱者前赴后继涌进基础学科”

近年来,“生化环材”被许多家长视为“天坑专业”,而不愿让孩子报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您认同“天坑”这种说法吗?一面是对“基础材料”的抵触,一面是对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扎堆,对于这种趋势您是如何看待的?

吴宝俊:在我看来,这种吐槽是一种正常而普遍的现象, 它并不仅仅出现在“生化环材”领域而是出现在几乎所有领域。 每个行业都不完美,每个行业的从业者都能看到自身行业的缺点,但当你放大视角就会发现,几十年间,每个行业仍有热爱者前赴后继地涌进来,每个行业都在蓬勃地发展。

换一种角度来看,人们吐槽是希望自己行业的不足被社会看到,并想办法去改进它,让它变得更好。同时,也正是这样的吐槽给了后人经验和教训,提醒大家做选择前要提前了解,不要盲目报考。

事实上,互联网对理工科的吐槽并不是从“生化环材”开始,20年前就有了所谓“冷门”的说法,几乎所有基础学科都被贴上了负面标签,打击面甚广。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互联网在中国普及时正值80后填报志愿,这批学生大部分的报考策略是以缓解经济压力为核心。本科四年后能不能找到收入足够养活自己的工作,成了多数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和学校的关键评价标准。如果被录取到一个培养周期长、要读博才能成型的基础学科,但家长和学生却依旧期待着本科毕业就能找到收入较高的对口工作,这种认知偏差就会导致学生在毕业时受挫。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家长的认知和需求,提出了“冷门专业”这样的词汇并推出了“大学冷门专业排行榜”,以本科就业为最重要指标,给所有专业排序。

这样的榜单无疑是偏颇的,对基础学科不公平,但它反映的就是那个年代人们对大学专业的认知。加之一些媒体刻意营造出的舆论环境也对基础学科不够友好,直到今天,很多媒体在描述科学家、科研时还爱用“冷门”“无人问津”“十年如一日”这种词,表面是褒扬,实则很有贬低之意,而这种情绪在无形中就被传递给了公众,行业真实的样貌他们很难了解……由此可见,科学传播,任重道远。

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家长科学选报专业?

吴宝俊:作为高校的科普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基层的科普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更多地把大学、研究所的教授和研究生组织起来,面向中小学乃至全社会输出科普内容,让更多公众了解每个学科专业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学生,如果能在中学阶段就对大学的专业有基本的了解,并且对某个专业产生浓厚兴趣,这对他将来高考报志愿上大学以及未来的成长,一定是非常有益的。

举例来说,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18年就启动了“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每年,活动会面向中小学和全社会组织数百场科普报告,院士、研究员、研究生都是科普队伍的主力军。未来,我们会将这样的科普活动持续做下去,也期待更多同行加入,把国内高校的科普事业做大,以科普来带动招生,给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多信息,帮助考生和家长做出适合他们的理性选择。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