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Bristol
布里斯托这个学校申请前很多学生都很欢喜的,毕竟出offer节奏快,不拖泥带水,很多学生整个申请季的第一个offer往往就是布里斯托给的。
外加这个学校这几年qs排名等等方面也趋向于稳定,整体还有回调的上升期优势。学校也在各种增开商学院,多开一些课程,势头上整挺好,一副我要做大做强的局面。所以,这几年布里斯托的入读率也比较高。外加国内机构也在给布里斯托造声势,四子学校都变成王曼爱布了,都把华威给踹出去了。
但布里斯托这个学校,也是和爱丁堡一样,入读前和入读后的学生心态是180度转变的。
首先是布里斯托这几年步子迈太快了,创收过于严重了,但师资其实没有真的跟上。明显师资团队偏缺乏,班级规模过于臃肿,尤其是硕士方面。所以,入读后,你会发现教授和学生的距离感,你会有一种教授比较冷淡的错觉,基本联系度不强。这种情况其实会影响很多,一是影响比如你升学要读个硕博,你想要个推荐信都比较难要到。二是老师讲课不太和学生搞互动带节奏,只讲内容输出为主,授课性弱了点。
其次就是Bristol的Officehour资源紧张,一些热门学院如商学院、教育学院以及法学院这些也是,学生多,老师少,预约officehour可能排到一两周后。你真有点事情要问,反馈极慢,邮件答复简短甚至不回。布里斯托在这方面给留学生的感受就是:你问三个问题,老师就回答一个,还含糊其辞。这样的情况多了,就懒得问了。
还有就是布里斯托其实生活成本高,伦敦之外最贵城市之一,住宿,吃饭,交通都贵。性价比没有曼城,利兹那些地方高。还有就业机会少,Bristol本身是当地local养老的地方,就没啥就业机会,不像Reading那种还有个小硅谷之称。布里斯托你要就业,就要去伦敦,布里斯托去伦敦得两小时。
除了前面说的,Bristol本身也是偏学术型的学校,节奏快,给分不友好,相对压分,也是没什么缓冲期的,作业难度也高,论文有的时候还抽象,你真的需要大量阅读和文献才能破题把论文写好。学校给国际学生的人文关怀其实严重不够。不像那些中国学生多的,比如曼大,伯明翰这种,大家很好混中国学生圈子。布里斯托感觉学校给国际学生的整个支持系统都比较薄弱。可能学校的初心是让你来搞学术的,不是让你搞有的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