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门槛低了,值得普大喜奔?(2)

在SAT“华丽转身”的同时,竞争对手ACT也在跟进。一览这些变化的总体感觉是,these exams are capitulating to shortened attention spans and defunct reading comprehension,也就是说,在碎片阅读和短暂注意力风行的当下,College Board不是去做扳道夫,反而去削足适履俯就这些时代的飞沫。当然,他们还有一个更理直气壮的志向,那就是“促进教育的公平”(to promoting equity in education),所谓教育公平就是knee-jerk liberal长期倡导的“结果公平”,之前我们讲过多次,此处不赘,简单catch up 一下就是,让各种族、各肤色、各性别的考生都能以大致相同的比例跨过考试的终点线,不能只有某些成分的考生一枝独秀或数枝独秀,满园春色就意味着虽然某些成份在在智力上占优,但经过剪裁的标准最终让所有成份均沾高教资源,而降低考试标准就能让雨点村村到。在新时代的有教无类背景下,智力不再是资源和优势,反而成了负资产,因为择优录取已经变成择平等录取,如果还看不明白上面的话,我就再直接一点:这一派的教育旗手们have a dream,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在美国的校园里出现比例相同的肤色、种族,大家都占比如说20%。而另一派的教育者们并不反对公平,反对的是,为了制造这样的结果,人为地去操纵过程--如果田里的苗,本就不是同时撒下去的种所产生,当然参差不齐。以前的揠苗助长是把后出的苗使劲往上扯,使其与高苗看齐;既然某些苗只能长到某个程度,现在的做法是“摁苗阻长”,将高苗摁下去,迫使他们与低苗一般高。正如字本无繁简之分,搞出简体来,无非是让某些成份快速识得几个字,让文宣顺畅经过这一简易通道直达血液,从而造就一代新人耳。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