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有共识了,会很直观的认为你的学校不在前百,或不在前200.很多以前辉煌过的学校都在走下坡路。你现在还去兰卡或巴斯这种,回国能去好的券商和投行吗?去不了,根本进不去。直接list就被刷掉了。现在相对来说,留学更规范了,也更有序了,大家行情摸的也够明白了,留学生群体也多了。稀缺性减少了。留学生的收益就减少了,然后就更内卷了。大家关注的点也越来越集中了。
所以,不是大家觉得QS这个榜单有多好,而是市场把这些榜单给淘汰掉了。没有了百家争鸣,只有一个统一的,这其实不是啥好事,但你有么的办法。毕竟你想好的就业,你就要经历这一轮本质的筛选。除非你破局,不加入国内就业行情。你可以无视学校的规则,挑个自己觉得不错的,当地就业好的,可以融入的,然后好好打磨自己的学业,快速融入当地生活。海外学校的确不鸟什么QS榜单。QS这个榜单只是符合中国学生需求的一个榜单。
No.3如何利用QS这个榜单?
QS这个榜单会经常有周期性调整,你需要的是利用这个榜单周期性的调整去入读那些个受到榜单追捧的学校。比如,这两年行情属于澳洲,你入读就完事了。不会吃亏的,属于版本福利,即使下跌也要几年,回国你就业完,这个榜单的红利你早吃到手了。
至于那种被版本打压的,你最需要去挑拣哪些贬值快的,保值率高的学校,比如英国这边,曼大,ucl,格拉,布里斯托,南安,kcl这些,都是保值率超高的,你要选个保底,也是优先这些学校。没必要同梯队的,去尝试比如圣安,诺丁汉,以及谢大这些,甚至伯明翰和杜伦这类的学校也不一定能让你道心稳住的。
当然,这是回国这批学生的选择,留英这波可以无视这种。
总了个结:选学校这个事情,有两个很本质的东西。一是如果你最高学历能刷的足够高,那么你可以放弃其他很多东西就刷学历即可。主要就是名校的圈子,名校的厂牌即可,镀金回来就行。二是这个专业要么有足够的奖学金,或者特别优秀的师资团队,会辅助你在学术或发表上有足够的资源供给。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这两个东西都没有,其实再怎么挣扎也没有用,无非是矮子里面挑个个高的,但是最终本质能得到的东西都差不多。还不如改变自己的思路,把学校当平台,把注意打到其他方面上。比如婚姻,圈子,项目等等事情上,早点想明白觉醒,早一步上岸。这才是留学生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