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医学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而且他还很容易犯恶心,很难胜任医生这个工作。可是,他也不想完全放弃自己喜欢的生物专业,也不想做生物学家一度苦恼要怎么办。在和指导老师几番深谈以后,他思来想去,他决定重拾自己的工程师梦想,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
尽管有两次考试都没考好,但最终他还是顺利达到转专业要求。不得不说,这个已经是个代价很小的经历了。
如果真的决定要走曲线救国的方案,Quora论坛上,曾有答主给出建议“一定要确认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是否接受转专业”。
尽管美国大学转专业很灵活,但凡事总有例外。像大热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两所学校是完全不允许学生转入计算机科学专业的。
其次,是抓紧时间。普林斯顿大学就在官网上写着这样的温馨提示:通常,大二后转专业就已经变得比较困难。进入大三后,因为很多基础课程具有连贯性(或者有前置学习要求),这时候转专业会变得极难。
图源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其实,大学转专业,要求无非就几个:(1)完成特定的必修课;(2)保证一定的GPA;(3)极小部分计算机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还要求学生有作品集。成功的一大关键就是早计划早准备。
这几年,美本申请无疑是越来越难,计算机、工程这类的热门专业,竞争也不言而喻。不过,从名校生的选择,以及薪酬报告来看,就业市场越来越需要复合能力的人才,需要能解决真实问题的人才。
尽管薪资是评价专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也没有永远冷门的专业。追根溯源,选专业最重要的底层逻辑仍然是能力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类似“计算机科学+X”“工程学+X”的组合式专业越来越流行。以点带面式的专业学习,或许能打开选专业的思路,看到学校和职场之间更宽广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