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始“双减”政策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开始有加码“鸡娃”之势。
大部分国人对于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印象还停留在“宽松教育”——不考试、作业少、上课少等。
美国公立中小学的确都是三点左右放学,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国中小学在放学以后其实有许多帮助孩子发展的课外活动。这是美国社会培养孩子的第二课堂。
根据美国Afterschool Alliance(课外联盟)此前的全国性调查,目前全美5,740万儿童和青少年中,有2,460万倾向于参加课外活动。并且90%的家长认可和满意当前孩子参加的课外活动。
而在种类繁多的课外活动中,STEM课后教育获得了美国政府近年来的大力支持,也逐渐在美国引领课后教育新潮流。
8月,美国Afterschool Alliance(课外联盟)公布的STEM领域学生课后调查报告(America After 3PM STEM)就发现虽然存在壁垒和阻碍,但全美正在兴起一股放学后进行STEM学习的风潮。
目前全美大约有574万名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STEM学习。
而美国课外项目能够提供STEM学习机会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69%增加到2020年的73%。
STEM学习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常见的课外活动,另外两项是家庭作业辅导和学习负责任的决策。
调查进一步揭示在2014至2020年的6年间,美国课外STEM教育取得的显著进步:
STEM课外活动种类显著增加:从2014年到2020年,技术和工程类的课外活动占比从30%上升到了39%;科学学习类课外活动从46%增加到49%;数学类活动依旧是课外项目中最常见的STEM项目,过去六年占比从60%增加到62%。
计算机科学类活动开始普及:41%的课外活动参与者能够接触到计算机科学类内容。
STEM学习活动在小学阶段最为普及:调查显示75%的小学家长都称孩子能够接触到STEM课外活动(初中74%、高中70%)。
学生参与STEM学习活动频率上升:60%的能够接触到STEM课外活动的美国学生一周会参加两次以上的STEM活动。这一比例相比2014年的调查,上涨了整整52%。另外82%的美国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STEM活动。
高中阶段STEM课程增加:66%的美国高中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两次STEM活动。
美国学生课后参加的STEM学习活动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小编找到了一所美国小学从幼儿园到六年级所提供的部分STEM课程和活动项目,我们可以参考一二。
“火星先锋”、“天空观察家”、“火车小能手”......从这些课程活动的名称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些STEM项目基本都是以趣味性为导向,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的增加孩子的科学素养。
再举一个更详细的例子,生物医学类活动在美国的课外活动中也很常见,但大部分都不会照本宣科的讲解书本中的知识,而是会让学生扮演现实生活中的法医,分析基因检测结果,并研究在“犯罪现场”发现的DNA证据;
或是让学生扮演医生,诊断疾病,研究如何测量和分析生命体征,学习人体系统是如何共同运作来维持健康的。
相较于国内此前常见的“补课”,这样的活动自然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不过这些精彩的课外活动大都不是免费的,根据调查的数据,孩子每周至少两次STEM学习活动的家庭平均花费116美元(学年4176美元),而每周孩子参加一次STEM学习活动的家庭则平均花费95美元(学年3420美元)。
虽然要掏钱,但大部分美国家长们对放学后提供的STEM课程依旧好评如潮: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67%)的家长表示,他们对孩子的课后项目提供的STEM学习机会感到满意,其中41%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另外家长的满意度随着年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小学家长的65%上升到高中家长的71%。
在这份美国的《America After 3PM STEM》 报告发布的同时,中国恰巧正在“双减”的政策指导下,全国性的推广课后服务。
根据官方解读,国内的课后服务是基于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的难题而生。主要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
截至9月22日,全国有10.8万义务教育学校已填报课后服务信息,其中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有7743.1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学生参加率85%,其中有71.2%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534.5万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占这些学校教师数的86.2%,另聘请了20.6万名校外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
从形式上看,中国的课后服务与美国的课外活动基本类似,并且覆盖范围更广。不过中国家长对于课后服务的期待可能就和美国家长截然不同了。
此前针对课后服务的一项家长调查显示,中国家长们最期待的课后服务内容是:课业辅导(72.7%)和指导学生作业(69.7%)。
面对这一调查结果网民哭笑不得的评论说:“看来家长们的心愿是把培训班从校园外搬到校园内。”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发展适应中国国情又能提高学生素养的课后服务体系仍需探索。
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强国,中国和美国都在不断加码STEM教育。
2020年,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共设立STEM教育项目174个,预算共计36.8亿美元(2019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125和32.03)。
联邦政府对于STEM教育拨款的逐年攀升足以说明,STEM教育在全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国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中,也可以感受到我国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STEM类创新人才,所做的规划与努力。
我国也在一直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十四五”时期的第一动力就是科技创新。
此外,中国储备未来人才的方向与教育政策,也可以从课程标准的架构与内容中一窥端倪。课标不断地更新,以配合时代的需求。
2017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新版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标》,科学课从原来的在3-6年级实施,改为了1-6年级;新增了“技术与工程”相关内容;在实施建议里,也提到要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
究其原因,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进一步颠覆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国际人才竞争。
如何通过教育来保持国家的竞争力则成为各国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成为各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迫切需求,而这正是STEM教育大热的原因。
在这样的大潮下,全球知名STEM院校的入学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和家长其实丝毫不得松懈。例如美国工科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学(CMU)最强的计算机学院录取的学生,SAT数学、ACT数学都是满分。
STEM人才培养要抓,“减负”也不能停,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社会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