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救不了焦虑,但能治愈浮躁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最像什么呢?

像那种表面温柔、内心高冷的恋人。你越想靠近,它越故作矜持。你给它写了整整一本情书(练习册),它连个标点都懒得回你。

很多学生就是被这种“冷暴力”折磨到怀疑人生:我天天刷题,为什么成绩还是卡在及格线上?

真相很残酷,你不是不会做题,你只是不会“学数学”。

一、努力没错,只是方向偏了

大部分人学数学的姿势,和猫喝水一样,优雅、专注,但是完全没喝到水。

数学救不了焦虑,但能治愈浮躁

有人靠答案活着。

题目刚读两行就手痒,翻开解析,“哦,原来要先求导”。看懂的时候觉得自己牛得不行,合上书一分钟就忘光。那不叫理解,那叫短暂的幻觉。

靠这种方式学数学,就像照抄别人的作业再安慰自己“我懂了”。

你懂个锤子。

还有人靠数量取胜。一天两套卷子,刷得比复印机还快,错题一看就懂,一做就懵。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着“要总结规律”,结果每次考试遇到相同题型还是发懵。

为什么?

因为你一直在搬砖,从没停下来看看楼盖歪了没有。

更有甚者,追求“秒杀技巧”。

整天在网上上搜“高考数学神技”,背什么“导函数符号秒判单调性”“数列放缩十连招”。一到考场,全忘了。因为题目没照剧本出。

高考考的是思维,不是花活。

数学不是表演节目,不需要“惊艳四座”的绝技,只要扎实的逻辑和冷静的脑子。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