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聪明孩子越学越上瘾?

家长嘴里最爱蹦出来的一个字,就是“懒”。

孩子趴在桌子上不动笔,立刻被贴上“懒癌晚期”的标签,好像只要打一针鸡血,他们就能从葛优瘫秒变奥特曼。

真要这么神奇,教育局早该发鸡血配给卡了。

现实却远比这复杂:那些真正能自发爱上学习的孩子,大多因为脑子够快,思维够灵活。对他们来说,知识就像自助餐,一盘接一盘,根本停不下来。

反过来看,那些一听到数学题就面色发青的孩子,脑子里仿佛自动弹出“死机提示音”。他们的学习抗性比牛皮癣还顽固。

为什么聪明孩子越学越上瘾?

你说他们懒?

有点道理,但懒只是表象。往深里看,就是一个字:笨。

听着刺耳,但逻辑清晰。

一、聪明孩子的学习体验像开挂

画个场景:两种孩子同时坐在小学数学课堂里。

一个脑子里飞速运转,老师刚写下加减乘除,他就像玩拼图一样“啪嗒啪嗒”地把数字拼好,还顺手衍生出点小花样。另一个呢,眼神已经开始迷茫,心里反复纠结“7+8到底等于15还是16”,额头都快冒烟了。

聪明孩子的学习体验是愉快的。

他们觉得题目轻轻松松搞定,得到的反馈就是“爽”。大脑喜欢被奖励,于是他们越学越想学。时间一长,这种“爽感”能转化为爱思考的习惯。没人逼他们,他们也会主动琢磨题目。

关键在于,越难的东西越能刺激他们,就像玩游戏时越到后面关卡越容易上头。

你以为他们爱学习,其实他们爱的是思考的快感。真正让他们兴奋的时刻,是卡壳之后突然“咔哒”一下解开的瞬间。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永不打烊的智力游戏。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