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不妨给孩子一份从容

校门口的戏份,总是比课堂里热闹。

刚开学那几天,你随便往小学门口蹲五分钟,保准能看一出社会观察剧。有家长一手捏着皱巴巴的成绩单,一手使劲拍孩子肩膀,语气比公司老板开年度总结会还严肃——“这学期,目标再提5分”。

孩子耷拉着脑袋,眼神里明晃晃写着俩字:无语。

另一边,刚升学的学生,比刚入职的职场小白还焦虑。

攥着书包带的手发白,眼神飘来飘去,生怕老师突然点名。坐下没多久就偷偷瞄同桌的课本,担心自己进度跟不上,更怕考卷一发下来全是天书。

校园里的新树新花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整个人先掉进“分数地狱”里扑腾。

你发现没?开学明明该是充电的加油站,非要整成比拼赛的发令枪。

就像刚拿到游戏账号,教程还没看完,走路都顺拐呢,就被强行拉进排位赛,能不懵吗?

说实话,分数这玩意,原本就是个工具。

本质上跟医院的体检单差不多,看看哪里缺铁,哪里缺钙,提醒一声,补补就完了。结果被大伙玩得变了味,硬生生捧成价值裁决书。

考90分?你是“优等生”。

考60分?你是“差生”。

考40分?不好意思,连“人”字都得打个问号。

分数一旦成了唯一标准,教育就彻底跑偏了。

学生被逼着天天刷题,铅笔芯断了一根又一根,手指肚磨出浅浅的茧子。家长呢?钱包越来越像刮刮乐,永远在补习班和辅导书里刮希望,刮到最后只剩一地碎纸屑。

老师更难,被逼着学会三句精炼话术:“这很重要”、“要多做题”、“下次考试见真章”。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