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岁以后,父母只能靠边站

人到中年,最大的错觉,就是觉得自己还能牢牢掌控孩子。

仿佛手里有一根无形的线,一拽就能让他回到正轨。

可现实往往啪啪打脸:孩子12岁之前,你确实像个当家的,吃饭、穿衣、作业,哪怕他作文里写个比喻,也要参考你当年的“范文”。

可一旦迈进12岁这道坎,剧情就翻篇了。

父母变成背景音,孩子才是编剧,台词轮不到你插嘴,你插嘴还经常被顶回去,搞得你心里窝火又无力。

有人说,12岁是孩子的“第二次断奶”。

孩子12岁以后,父母只能靠边站

第一次断的是母乳,这次断掉的,是父母的全能权威。从这一刻起,你再想当“世界的中心”,恐怕只剩下回忆的份了。

孩子的注意力转向朋友圈、同学、兴趣小圈子,甚至是一些网络偶像。

你苦口婆心的叮嘱,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弹幕——“已读,不回”。

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数时候还是乖的。

你说“别跑太快,会摔跤”,他们或许会乖乖慢下来,虽然嘴里会嘟囔两句,但动作是听你的。可一旦升上初中,同样的话出口,对面甩回来的可能就是一句:“我摔了关你什么事?”

听着刺耳,其实挺真实。

孩子想证明自己有判断力,想让你知道“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样”。

其实这不是叛逆,而是成长必经之路。

因为人不可能永远活在父母的框架里,谁都得学会独立。

问题是,父母常常接受不了。从导演变成顾问,从掌舵人退成导航,身份的落差让很多人心里很失落。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