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授课,突然发现有个孩子走神了。老师下意识地一瞪眼,这原本是希望孩子能回过神来,专注于课堂。可没想到,孩子回到家后就向家长告状,说老师瞪他了。
家长一听,心疼不已,立刻在家长群里把这件事说了出来,家长群瞬间就炸锅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算体罚吗?老师怎么能这样瞪孩子呢,会不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啊?”这看似小小的一个眼神,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样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在湖南,有一位认真负责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知识,督促那些作业没完成的学生补作业。有些家长却不理解,认为老师这样做是在为难孩子,竟然将老师投诉到了教育局。老师满心的委屈无处诉说,自己一心为了学生好,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在山东,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不认真听讲,正在下面偷偷画画。老师没有大声斥责,只是用眼神进行了制止。这在老师看来,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提醒方式,希望学生能自觉改正错误。可谁能想到,第二天老师就收到了律师函。学生家长认为老师的眼神让孩子受到了惊吓,侵犯了孩子的权益。老师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困惑,自己连眼神提醒都不能用了,那以后该如何管理课堂呢?
长此以往,老师变得不敢管学生了。他们害怕自己的一个小举动就会招来家长的不满和投诉,害怕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学生呢,因为没有了老师的严格管束,变得不怕犯错了。在课堂上,他们随心所欲,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学习。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成绩一路下滑。
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又气冲冲地跑到学校质问:“你们学校怎么教的?为什么孩子的成绩这么差?”他们只看到了孩子成绩不好的结果,却没有反思自己在老师管理孩子过程中起到的负面作用。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老师能够对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督促学生不断进步。然而在现实中,严师往往先被投诉。老师为了避免麻烦,手里只剩下温柔提醒这一招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和学生交流,不敢有丝毫的严厉。而学生呢,耳朵里听进去的只有“差不多就行”,缺乏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追求卓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