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的“平庸”,不是一天练成的

人要是倒霉起来,连数学公式都会联合起来算你。

比如,中午刚吃完饭,脑子还在打嗝,数学老师就开始用五种语言外加肢体动作,给你讲解一道“三位数分解质因数”的题。

讲完之后还用怀疑人生的眼神看你:“你懂了吗?”

你心说:“懂个鬼,我刚从作文分数的噩梦里缓过来。”

就是这样,中等生的处境像极了被卡在缝纫机里的蚊子,动弹不得还嗡嗡乱叫。不是不努力,是方向错了;不是智商不够,是方法抓瞎。

总之,就是——天赋在线,操作离谱。

不是没潜力,只是被作业、手机、补课和“差不多得了”的心态摁在地上摩擦摩擦,像极了舞王那年在广场舞里摔了一跤。有人说中等生是“天花板下的天才”,说得好听;其实更像是“作业堆里的土豆”:

埋得深,挖不出,硬是焖熟了都没人尝。

说句不客气的,初中生提分这事儿,真不是拼爹拼妈拼天赋,而是拼谁先从“教育泥潭”里抽出腿来。

第一、作业不是救命稻草,是拖你下水的藤条

曾经有个学生,天天把作业写到凌晨十二点,第二天顶着两只熊猫眼去上学。

他妈觉得他好学,上赶着给老师发红包;老师觉得他有问题,天天额头长痘;他觉得自己快修成正果了——结果考试出来,他排第30名,那俩晚上玩王者荣耀的还进前10了。

你说气人不?

所以说作业,是柄双刃剑。

写得太少,基础不牢;写得太多,大脑放假。尤其是那些“背书抄写10遍”“抄答案赶进度”的流水线操作,跟饭后遛狗没啥区别——热闹是有了,收获没半点。

更糟糕的是,很多学生根本没时间整理、总结、预习,整天活在作业的阴影里,好比马拉松跑完还要跳健身操。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