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开现实的帘子,哪有什么“孩子都一样”,有的初中生在做三角函数的图像,有的初中生在画三角板的图案。
分流,不是命运的突然暴击,而是长年累月、日积月累的一次性结算。
有人说,中考不过是场选拔,但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谁在假装努力,谁是真正躺平,谁压根儿连床都没掀开过。
我见过太多“打着鸡血”把孩子逼上墙头的家长,也见过太多“佛系投喂”连课本都懒得翻的爹妈。有的拼命往死里卷,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有的干脆放飞自我,觉得人生根本没终点线。
问题是,这两种极端养出的娃,都有可能,在分流那年被命运“啪”的一巴掌,打进技校、职高,然后在集体打鼾中“逆流而上”。
中考究竟在拼什么?
凭的是谁能抵住诱惑、扛住压力、脑子够用还情绪稳定;而不是谁会背答案,谁家报班多,谁爸妈朋友圈里晒题目晒得勤快。
一、自控力差,嘴上拼搏,手上摸鱼
说到底,被分流的大多数,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学,而是他们根本没开始学。
不是天赋不行,是手机太香。不是智商不够,是睡觉太稳。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假装学累的初中生,尤其是他刚刚从B站看完“高考逆袭”视频正准备打开游戏缓缓心情的时候。
学习不是靠嘴喊“我努力了”的玄学,而是靠脚踏实地的物理活动。
真正会自律的孩子,是那种玩手机前会数时间、熬夜后会有计划补觉,甚至会跟闹钟互相威胁:“你不响我就挂你”。
我曾经认识一个哥们儿,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用A4纸写“今日计划”,然后贴在书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