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时报》刊文:为何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获得成功

原题:印度能通过反思高等教育模式来与中国的STEM成功竞争吗? 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战略投资,特别是通过“985工程”,推动中国的大学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尽管印度采取推出《国家教育政策(2020)》等举措,但由于难以实施和争论不休而落在后面。为了与中国竞争,印度应该专注于发展以城市为基础的专业教育中心并吸引外国机构,以营造更加开放的竞争性学术环境。

我的女儿即将完成高中学业,她表示有兴趣在大学阶段及以后继续接受生物技术领域的教育。当研究该领域的全球顶尖大学时,我惊讶地发现,有大量中国的大学在该领域的排名中占主导地位。当我浏览其他STEM领域时,发现同样甚至是更加明显的情况:来自中国的更多大学名列前茅,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

我想起与一位在美国当教授的朋友的谈话,他一直在跟踪中国的研究成果。他告诉我,过去20年,中国的大学在STEM研究成果方面持续超过美国。中国的TikTok等社交媒体或“深度求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日俱增的创新能力正在震惊世界。中国在光伏板制造和电动汽车方面的主导地位也已变得家喻户晓。

那么,中国是如何实现这种成就的呢?1998年,中国政府构思“985工程”,后选择了39所大学增加投资,以使它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如今有关成效正在显现。后来,中国对本国大学的关注远远超出最初选择的39所大学。

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挑战,印度在2016年预算中确定20所公办和私立大学,印度政府愿意为这些大学投入大量资金以使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在选定的私立大学引发最初的喧嚣之后,有关投资和影响就再也没有引起印度公众的讨论。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