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有几位朋友在后台问我:
“孩子放假了,到底该怎么安排?”
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个核心原则——“一动一静一防止”。
我们先来看孩子处于哪个阶段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暑假安排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幼儿阶段(学龄前),重点就是玩和娱乐。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发育迅速,好奇心强,最需要的是自由探索和亲子互动。你可以带他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让他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建立对世界的认知。
小学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能力了。比如阅读习惯、时间管理、表达能力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这个时候不求成绩有多好,关键是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可以有选择地参加一些兴趣课程。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科压力开始显现,暑假可以适当参加一些补习班或兴趣课程,为新学期做准备。但别忘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变化也大,情绪管理和自我认同同样重要。
但是不管哪个年龄段,我们都要注意下面“一动一静一防止”的平衡。
1
“一动”:动起来
动起来,身体和心灵都要活跃,“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伏尔泰说的,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
孩子如果整个暑假都窝在家里,而且整天接受空调,不仅体质会下降,还容易变得懒散、情绪低落。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
这里的“动”,不只是体育锻炼,还包括劳动、旅游、爬山、跳舞,甚至玩游戏,只要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都是好的活动。
1
每天安排30分钟跑步或打球;
2
带孩子去郊外露营、爬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