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孩子在等父母道歉,父母却在等孩子感恩

看到潮新闻的一篇报道。

14岁的小鹏,妈妈是重点中学老师,爸爸是国企职员,家里一直秉承着“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

小学阶段,小鹏的成绩年级段名列前茅。

然而这份优秀背后,却是四年级就开始超前学习、周末上辅导班、旅游途中刷题,辅导班路上吃晚饭的高压日常。

小鹏不止一次向父母倾诉,自己压力太大了,并没有引起父母重视。

进入初中后,课业难度加大,经历几次月考失利后,小鹏逐渐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涣散、失眠等症状,被确诊为抑郁症。

即便生病,他也被要求不能停下。

住院期间,父母仍紧盯他学习,在病房看线上学习资料补课,隔三岔五催促:要是感觉好点了就尽快回学校。

小鹏被压得喘不过气,他哭着告诉医生:我一直在等爸妈向我道歉,他们却觉得我应该感恩。

当医生将这句话转述给小鹏的父母时,他们才意识到,无数个“为了孩子好”的规划,早已让亲子隔阂越来越深。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中国家庭文化中,父母往往期待子女的绝对服从和感恩,却很少能看到自己行为对子女造成的伤害,更少有道歉的意识。”

父母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给孩子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和生活计划,不给孩子任何选择的余地。

这种控制欲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最终崩溃。

在一档纪录片里,14岁女孩连吃三瓶抗抑郁药物被送进了ICU。

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孩子在等父母道歉,父母却在等孩子感恩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