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保护孩子,还是让他们窒息?

你是在保护孩子,还是让他们窒息?!“担忧症”家长的日常,像极了凌晨两点还在群里催作业的班主任,操心得比自己考试还要用力。

为了孩子,那股“热心肠”几乎能从每一个细节里掏心挖肺。

小时候,一放学回家,推开门的瞬间,厨房里咣咣作响的切菜声就像给心里按了个暂停键。那时候的感觉很简单,就是踏实。

生活好像就该是这样,什么都在轨道上,安安稳稳的。

长大一点,考试前被妈妈抓着“背书三天两头”的日子,也让我有了对某些重复动作的无限烦躁。

总觉得自己像个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机器人,甚至都快把背书当作一种“生存技能”来应付了。

再往后呢?

等我到了可以独立选择专业、交朋友,甚至搬出去住的时候,父母的“退休干部式”嘴皮子,和“十八线网红式”心态,依然会每天准时上线,清晨嘘寒问暖,晚上叨叨不休。

有个朋友吐槽:“我活得像代驾司机,方向盘是我的,路线导航是我爸妈的,后座上还拉着他们的焦虑。”

这话听着好笑,但背后那股子酸味却很真实——这,就是青春期的典型写照。

爱是好事,怕是好事,担心也是好事,但当这些情感像没有过滤的调味料一样,糊得太重,味道就完全变了。就像是奶茶里硬生生加了咸鱼干,齁得人翻白眼。

如果把教育看作是育苗,父母有些操作简直就像拔苗助长,还给苗喷了502胶水,生怕苗歪了,结果憋得无法生长。

所以说最痛苦的孩子,不是家里贫穷,也不是成绩一塌糊涂,而是那些连“想要什么”的权利都被剥夺的人。就像游戏里的NPC,永远按照任务走,根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