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考公遇冷,北京选调名额砍一半,广东连哈佛剑桥毕业都不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用来形容留学生就业状况的变化,再贴切不过。就在去年,留学生回国考公还备受争抢,那场面可谓是热火朝天。然而,今年的形势却发生了惊天逆转。

留学生考公遇冷,北京选调名额砍一半,广东连哈佛剑桥毕业都不收

北京直接将选调名额砍掉一半,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锤,让众多留学生的梦想破碎。广东更是毫不留情,哈佛剑桥毕业的高材生连报名表都不收!如今,国内就业市场只认国内的985院校,哪怕你毕业于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也难以入其法眼。

如今,海归圈里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国外野鸡大学三件套——咖啡馆写论文、PPT网上买、校友群P合影。”某单位领导更是毫不客气地调侃:“现在收的简历,十个留学生九个学历造假,最后那一个还是从淘宝买的!”

这种政策的剧变,绝不仅仅是因为水货留学生数量过多。据我所知,某部门内部开会时就曾指出:“有些海归在涉外单位充当二五仔,其隐蔽性和危害性比美国间谍还难以防范!”

留学生考公遇冷,北京选调名额砍一半,广东连哈佛剑桥毕业都不收

要我说啊,把留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完全归咎于他们自身,就如同自家养的狗啃坏了沙发,却怪罪邻居教坏了它一样荒谬。不过,话又说回来,真正有本事的留学生依然备受青睐。

就拿华为来说,今年给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开出了高达百万的年薪,深圳中学也对牛津的金牌选手求贤若渴。但那些普通的留学生可就惨了,拿着曼彻斯特大学所谓的“水硕”文凭,就连县城的街道办都嫌他们“洋气过头”。

十年前,爹妈们砸锅卖铁送孩子出国留学,称之为“开眼界”,满心期待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可如今,却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就像老李家的儿子,在澳洲攻读商科,回国考公却因学历问题被卡住,如今只能在奶茶店卖手摇杯。他天天哀叹:“当年不如去新东方学炒菜!”这其中的辛酸与无奈,令人唏嘘不已。

留学生考公遇冷,北京选调名额砍一半,广东连哈佛剑桥毕业都不收

最为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当属某些领导的心态。他们在公开场合,嘴上信誓旦旦地高喊着“支持国际化”这一响亮的口号,然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在背地里悄悄地搞起了“闭关锁国”那一套。要我说啊,如果真心想要有效地防范渗透,就应当好好地向新加坡学习学习。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