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分,那炽热的阳光斜斜地映照在机场候机大厅的每一个角落,为整个大厅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光晕。我坐在略显拥挤的椅子上,周围是行色匆匆的旅人,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心不在焉地刷着手机,眼睛却一刻也不敢离开调剂系统的页面,仿佛那小小的屏幕中隐藏着关乎未来的重大秘密,内心忐忑地试图从中捕捉到哪怕是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
就在这时,儿子突然发来一串醒目的感叹号,那瞬间,我的心猛地一揪。“妈!XX大学让我明天现场复试!”这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我原本就紧绷的神经上炸响。那一刻,我和儿子都陷入了极度的惊愕之中。要知道,这所学校明明在三天前就已经截止了调剂申请呀!怎么会如此突然地发来复试通知呢?这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更令人感到紧张和意外的是,儿子刚刚结束了一场在2000公里外的跨专业复试,此时正排在登机口的队伍中,准备踏上返校的漫长旅程。电话里,招生办老师听说儿子身处外省,毫不犹豫地直接改口:“给你两小时准备线上面试!”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我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拖着那沉重的行李箱,不顾一切地冲出航站楼。他的身影在机场停车场中快速穿梭,那急促的步伐仿佛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分秒必争,像是在与时间展开一场激烈的赛跑。他疯狂地寻找着信号良好的地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却无暇擦拭。最后,他终于躲进了一家咖啡馆的卫生间,试图在这里调试设备。
他爸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得双手颤抖,在家族群里不停地发红包求保佑。那一个个红包,承载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对儿子满满的期待和祝福,希望儿子能够顺利通过复试。表姐也十分给力,连夜送来专业书的电子版,那一本本电子书籍,犹如黑暗中的明灯,为儿子的复试增添一份助力。
全家人的微信群瞬间炸开了锅,99+条语音接踵而至。有长辈们充满鼓励的话语,有亲戚们出的各种主意,也有同辈们焦急的询问。那每一条语音,都饱含着对儿子的关心和牵挂。
就在儿子紧张地调试摄像头时,手机又弹出了一条短信——昨天跨专业复试的学校发来拟录取通知!儿子对着屏幕,眼睛瞪得大大的,足足愣了三分钟。随后,他突然拍桌大笑:“当海王的机会来了!”这孩子也真是够拼的,硬是顶着浓浓的黑眼圈,在那狭小的咖啡馆厕所里完成了两场如同生死时速般的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