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聪明的孩子,为什么总是学不好?

“你怎么不学习?”我每次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都会听到一个无聊至极的回答:“老师讲的内容太简单了。”

话音刚落,眼前的小家伙就像一只懒洋洋的猫,困得不行,慢吞吞地抬起了头,眼神里透着一股淡淡的轻蔑,好像一切都不值一提。

真不愧是个“聪明”的孩子,天赋非凡,仿佛世上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如果再细想一下,这副懒散的样子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呢?

这真的是“聪明”的表现吗?

还是说,这只是一种错失了努力机会的“聪明”假象?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聪明的孩子往往被看作是天生的学习天才,似乎只要动动脑子,轻轻松松就能拿下好成绩,成了大家眼中的“高能生物”。

问题是,为什么这些看起来聪明的孩子,总是缺乏学习的热情呢?他们能轻松应对大部分课程,却偏偏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甚至有时故意显得不在乎学习。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学习不是光靠“聪明”,努力同样很重要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关于一个“聪明”的孩子和他妈的对话。

孩子:“妈,今天数学考试我全对了,太简单了。”妈妈:“哇,那太好了,肯定是你努力了吧?”孩子:“哈哈,妈,考试前我都没看书,直接去的。”

妈妈:“你真是太聪明了!”孩子:“不不不,我其实就是懒……”

这个例子虽然略显夸张,但其中反映的现象却很真实:聪明孩子的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化为他们的学习动力。

对于这些聪明的孩子来说,学习往往变得太简单,很多问题几乎是手到擒来,无需太多努力。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