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中小学教师最好的备课和培训方式,许多教师因此都在积极读书。但笔者发现,他们在读的多半是一些教育教学“实用”“实操”类的书籍,比如名师的教案、课堂实录、教学音视频、解题指南,比如怎样当好班主任,等等,而很少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为什么会这样?笔者为此询问了不少教师。他们说,那些实操”类的书籍,拿来就可应用,这样就方便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至于那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一是艰涩难读,二是“没有什么用处”,这才导致他们产生了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恐惧感和抗拒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提醒大家,我们在读好“实操”类书籍的同时,还是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去“啃”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如果我们不读一些难读的理论书籍,而只读那些教育教学“实用”类的书籍,或者只停留在阅读的“舒适圈”里,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就难以改变,我们的视野就难以开阔,我们的阅读能力包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难以提高,我们的专业发展之路就难以走远,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其实,我们除了从名师的教案、课堂实录和优秀班主任带班方略里得到启发与借鉴,更需要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去思考并设计教育教学,尤其是要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精进专业知识,才能蜕变自己,才能巩固深化“双减”成果,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但是教育教学的创新,亟需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人文社科哲等难读与“无用之书”的指导与支撑。
何况“无用”往往“有用”和“大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啃”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包括多掌握一些人文社科哲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