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轮中考改革6大学科命题导向,权威解读来了!

近期,北京再次启动新一轮中考改革,并已在全市中小学落地实施。

针对家长和社会关心的有关“新中考”的热点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

李奕表示,北京2023年实行的中考改革,既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也要提高考试评价导向的科学性。

“中考也不再是区分学生的‘分水岭’,而是助力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寻求学科兴趣、提升思维品质的‘起跳板。”

不应过早用一刀切的考试评价方式引导教学

将考试从“分水岭”变为“起跳板”

过去,初中阶段10个科目都用统一的纸笔测验计分的方法存在弊端,部分学科更适合社会实践和动手实验,纸笔考试容易导致以试卷为模板的反复训练,使这些学科的教学局限在考点记忆和考试题型的模拟上,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还造成教学目标的错位。

新一轮中考改革把考试评价方式分成考试、考查、考核3类。李奕表示,不应该过早地用一刀切的考试评价方式引导教学。未来,不光是中考,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科日常的评价和考核方式,都要按照这一改革方向调整。比如,学校初一年级、初二年级的地理和生物考试,不一定采取纸笔考试形式,也可以用社会实践、任务设计等方式完成。

中考改革这根指挥棒就像交响乐团指挥手中的指挥棒,不同的学科就像乐团中不同的乐器和团组,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针对初中阶段的不同学科,应该用什么样的考试方式,用什么样的成绩呈现方式,以及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