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我们要先祝贺远超国家线的朋友们,恭喜你们经历了数月甚至数年的高强度备考,扛起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莫大压力,终于成功挤进了国家线!
笔者在这祝愿你们都能成功突破复试,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
但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们,这篇推文不是为你们写的,你们有属于你们的鲜花和掌声,而我们则是一群“失败者”的互相慰藉,看到这就请大家退出去吧,下面的内容或许对你们来讲不是很友好。
早晨一睁眼就知道初试成绩出来了——不论是微博热搜还是别的什么平台,都充斥着大家报喜的内容,随手翻翻满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
好像全中国都聚焦着考研这件事情,而作为一名乘着应试大船随波逐浪漂流的考生,也不可避免地对这种打了鸡血似的大环境上了头,兴奋又紧张地打开电脑输入准考证号。
看到成绩加载出来,心里就卸了先头那种兴奋劲,像走在钢丝线上突然吹来了一阵疾风,整个人都被吹的七上八下的。
后来缓过劲才发现,那几天浏览器的搜索记录都是“351分能不能上岸”、“B区分数线多少”、“351分在日语MTI中是什么水平”,就连做梦都想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应该是长成什么样子的。
然后国家线被公布出来,微博又是一片沸腾,这回却不敢刷了,只是沉默又急切地寻找着自己专业的分数线——比去年高出13分。
和以往国家线齐平的分数自然是不必再奢望什么上岸了。
仿佛潮水退却般,一整年的努力如泡沫般消逝,那一年的时光连存在的意义都找寻不到了。
考研失利、就业压力、家中老人也在这年确诊了癌症,我在心里想着雪崩要来了,压抑的压力怕不是要给我狠狠地上一课了,却没料到后面的日子还是过的阳光向上,透着一股傻子般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