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名校生开始保研内卷,大学正在高中化(2)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晓教授一起聊了聊“保研热”。

读研就是缓三年,

为进入社会多做一个铺垫

看天下

您1991年从南京大学俄语系本科毕业,又接着在南大读了三年硕士,当时保研、考研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董晓:现在南大文学院的保研率接近三分之一,但保研制度刚开始推行的时候(保研制度从1985年开始试点),保研率是很低的。我本科毕业时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保研名额,大部分硕士都是考研的,我当时也是考研。

当年考研的人并不多,竞争也不算激烈,一是因为当时大学生就很少,二是因为八九十年代经商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会选择创业或者工作,只有不到10%的人会选择考研。那时候考研的目的一般就是为了做学术,当时很多高校硕士文凭就可以留校任教,我就是硕士毕业留校的,但现在硕士毕业留校任教绝无可能。

看天下

跟您当年相比,现在保研和考研的人都非常多,您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董晓:现在的硕士跟我们那时候是很不一样的,以前硕士是专业培养,现在是素质培养,等于是本科之后的一个再素质教育,读了硕士不一定将来就要在这个领域工作。每年南大文学院保研二十几个人,大部分将来都不会做学术。

现在很多人保研或考研,可能是因为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读研就是缓三年,为进入社会多做一个铺垫。

就业形势不好,学校做不了太多,只能催着院系保证就业率,所以院系就调整策略,但是就业率怎么可能百分之百,再好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学校能做的就是拨一笔钱,让那些实在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做科研助理,帮老师打杂,每个月多少拿点钱,维系一年,就算是有工作了。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