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既定外语课时标准,是现实国情所需

维持既定外语课时标准,是现实国情所需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一名外语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图/IC photo

近年来,关于“应不应该降低英语教学比重”“英语科目分值要不要降低”的讨论,一直是舆论场中的热点话题。为此,教育部网站于近日发布消息予以回应,并明确表示,外语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教育部的回应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进行对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各科目课时比例为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外语6%-8%。可见,在日常教学中,外语课时本就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外语占用时间太长”的说法显然与现实不符。

事实上,在全球化背景下,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交往越来越常态化,尤其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民间交往和经济、文化层面的互动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课时及考试分值维持既定标准,从而帮助更多学生提升外语基本素养,的确有着很强的现实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因此,维持外语课时的既定标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未来的年轻学子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也正如教育部在此次回应中所指出的,无论世界如何发展,国际民间交流和跨文化沟通,都是现代社会的常态,我们要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就必然需要更多具有外语能力的人才。因此,作为一种交流、沟通工具,让外语在各级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占据一定的比重,也是未来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对外开放、促进各国人民互相交流的一种表现。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