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
上次分享了,后台有人问我会给孩子用二手的用品吗?于是我又想到另一个提问,
那个朋友说:大J,你家是女孩,你会不会也觉得孩子还是富养的好,将来会更自信?
由此,又引申出了这个问题:普通家庭如何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什么是富养?
很多人觉得我也是“被富养”的,其实我出身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爸爸是小学老师,妈妈是工人。
我们家是“慈母严父”的组合。现在关于这个“富养”的话题其实都快说烂了,但因为这些评价,倒是提醒了我以前写过的当年和爸爸相处的三个小故事。
如果我真的是“富养”的,那我觉得这三个小故事真的诠释我心目中对于“富养”的定义,它对我后来做人、直到现在育儿都有深远影响。
我家的故事
我的童年是在弄堂长大的,每天6点是最热闹的时候,放学的孩子们在嬉戏打闹,下班的大人们在忙着准备晚餐。
但我却不能加入,因为在我们家,每天的6点,吃晚饭前的一小时,都是我和爸爸一起陪着妈妈做饭,帮妈妈打下手,顺便是一起聊天的时光。
这是我们家每天雷打不动的项目,但小孩子总是贪玩的啊,看着邻居孩子们打弹珠跳皮筋,我的心也是痒痒的。
终于有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其他孩子可以在玩,我们却要陪着妈妈做饭?”爸爸告诉我,“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每个家庭都有他们自己看重的东西。
在我们家,爸爸妈妈都觉得可以做一起做饭聊天很重要。”那时,我才两年级,懵懵懂懂地接受了这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