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海淀语文卷释放什么信号

写在前面:双减之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陆续结束,家长们都想知道考什么、难不难,有没有释放什么信号?由于期末是各区统考,我们拿到了几大区域里难度系数最高的海淀区七年级语文试卷,并邀请到了拥有十多年教龄的初中语文特级教师分析一下这份卷子。相信对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家长一定有所借鉴。

很多人在中小学时代都有这样的经历,新的语文书一发下来,就会迫不及待地浏览一遍,看看里面都有什么样的文章,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这也是我看到这套语文试卷后的第一感受。出题者很用心,所选材料绝大部分可读性都很强,关注社会热点,考虑到初一孩子的兴趣偏好。与期中卷子相比,这套期末试题依旧保持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同时,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平实中有一定的难度。我想根据这套试题,谈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

选择恰当时机

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

基础运用这一部分最出彩的是结合冬奥热点,将普及冬奥会知识和语文素养的考察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学生读了还是挺长知识的。当然,孩子若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冬奥会,自然有助于答这类题。比如第1小题——无论考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书法知识,只要能够注意到“起笔和收笔采用方头笔刷的处理方式”,就能够做对。同时阅读此题,他还能够了解到这种设计的效果是“使字体视觉上充满坚实有力、刀笔相生的笔意,体现了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第2道考题,以普及冬奥会徽章知识的形式考察语文常识的积累。这些上古神话传说,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很多学生未必了解冬奥会徽章。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可能会想“原来冬奥会徽章长这样”,即对题干的关注超过了答案。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第4道题,结合名著阅读《西游记》与冬奥会,有一定难度,考得比较灵活。《西游记》整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孙悟空上天入地,大闹天宫地府这一部分。学生应该对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熟悉。难点是在概括故事内容的时候 ,能够巧妙结合并组织语言。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板块二“让科技‘嗨’起来”同样是很好的普及冬奥会知识的阅读材料。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比如第5题,只要能抓住“它采用的创新型曲面玻璃幕墙,象征运动员高速滑进时冰刀留下的轨迹”,以及“22条盘旋的带状幕墙”这些关键语句,结合速滑这项运动的特点,就能够判断此段空格中应填写“冰丝带”,从而做对这道题。第7小题略有些美中不足,作为选择题,只有两个备选项,难以对学生的水平进行鉴别,从概率上讲,50%的学生都能蒙对。建议改为填空题比较好。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从第一部分来看,家长在给孩子推荐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用心。把握合适的机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结合社会热点,推荐相关的材料,孩子一定会比平时感兴趣,更容易读进去。

文言文阅读

从有趣的短篇开始

这次文言文阅读的小文章选得很好,第15题结合学习文言文的多种方法,使得这个考题的容量大,内容丰富。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说起中国孩子避不开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难度还是挺大的。如果一个孩子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喜欢学语文,那么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真是挺低的,因为他文章大部分读不懂,读懂的一点点理解得又不准确,应付答题根本不够。怎样培养孩子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我认为对初一的孩子,不妨从篇幅短小、内容有趣的小文章开始。记得台湾作家张大春在《文言启蒙》这篇文章中,谈到他的父亲看儿子对读不懂文言文感到好奇,就给他讲了一篇特别好玩的短文。其文如下:公少颖悟,初学书,不成。乃学剑,又不成。遂学医。公病,公自医,公卒。文章很短,有趣,又有大的感慨。我读了一遍,就记了下来。后来,我讲给自己的小孩听,他和我一起笑。我又给他推荐了《世说新语》。在我阅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了我认为适合他读的,就记录下来,推荐给他看。还好,他并不排斥文言文,还觉得文言文挺有意思。我想,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应该把学习考试搞得跟洪水猛兽似的,似乎把事情说得越艰难,孩子就会振作。还得有步骤有方法,将这个学科搞得有意思,让孩子循序渐进,获得自信,不怕考试才好。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推荐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水平,不能太难太多,不要败坏孩子学习的胃口。

最好的阅读习惯

是一心二用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我的孩子书读得不少,为什么语文考试,特别是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数不高?我想,读书的数量多,不见得读书的质量高。特别是小孩子,要养成一边读一遍思考的习惯。看到题目,想一想作者估计会写什么内容?文章是怎样开头的?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是怎样衔接的?文章是怎样结尾的?为什么要这样结尾?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阅读训练,不只是课堂上、考场上的事,学生要养成只要打开书,一边读,就应该一遍思考的习惯。只有深入地思考,学生才会从阅读中真正受益;否则,就是走马观花,书一合上 ,两手空空。这次记叙文阅读选择的文章,内容好玩,语言风趣,喜欢小动物的初一学生应该很喜欢。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第18题是对记叙文叙述顺序和内容的一个梳理。这道题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概括提炼出相应的内容。表格填空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理清脉络。如果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看到这道题就会处于主动的状态。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第②处、第④处概括相应的内容即可,第③处抓住关键语句“我们彻底完败”,就能答对。第①处的参考答案是“矛盾对立”,学生可能不太容易概括出来。参考答案“矛盾对立”一词,似乎是从文章末尾最后一句,“或许,这就是矛盾对立中的和谐共处吧”中提炼出来的。但通读全文,作者与松鼠们对立的状态是从种向日葵的第二年,2017年开始的。2016年,作者收获了预备来年种的向日葵的种子后,几只松鼠才来吃向日葵。作者想既然多余的向日葵种子也是当垃圾扔掉,不如就给松鼠吃吧。因此,二者相安无事,松鼠们没有影响到作者留种子。第二年,尽管作者为了松鼠们多种了点向日葵,但是,松鼠们不知道,不仅早早来吃,而且队伍还更壮大。作者没办法,被迫提前收获不十分成熟的几个向日葵,为来年留作种子。也就是说,作者与松鼠们的矛盾对立是从2017年开始的。文章末尾最后一句话是对2017年松鼠大战的一个总结 ,不是对1996年以来,与松鼠相处情况的一个总结。结合上下文,第3段的内容的伏笔在首段:同学告诉我,松鼠是野生动物,四肢强健,牙齿很尖锐,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觅食。它还有钩状锐爪,具有一定杀伤力,千万别去冒犯它。直到1996年,作者才有机会与松鼠亲密接触。一年四季,作者与松鼠“共舞”,乐趣远大于冲突。一个盛夏的傍晚,作者因为不了解松鼠的习性,在松鼠吃苹果的时候,近距离给松鼠拍照,遭到了松鼠的反击,手的表皮被松鼠抓伤了。这因误解甚至无知引起的冲突,学生要该怎样概括作者与松鼠相处的状态呢?并不容易。我之所以比较详细地分析这处考题,就是因为,边阅读边思考,对于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很重要。理清结构,你就知道作者是怎样组织这篇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中间,是怎样的一个关系。这样,我们就算是基本读懂了文章,看到具体的考题,就知道它是针对哪一部分设计的,答题的时候要答什么。现代文阅读部分还有3段议论性文字。可能考虑到初一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因此,文章和考题都比较简单。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特别是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在课堂上,语文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做这个工作,考试的时候,学生就得自己独立去做,依靠平时习得的经验、养成的能力,去理清文章结构,学会概括内容,提炼中心思想。这3段文字,学生在读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分析——首段,作者用设问,引起读者对袁隆平精神遗产的思索。第2段,首句就是此段的中心句,清晰明确地提出“袁老的精神遗产是一种敢于挑战权威、反复实践的精神。”第2句高度概括了袁隆平在“挑战权威、反复实践”的行为,属于事实论证。第3句“反复试验求证”,就是“反复实践”精神的具体表现。第3段,联系不少年轻人中流行“躺平”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用反问句归纳出袁隆平另一处精神遗产是“淡泊名利心系天下”,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这部分主张“躺平”的青年,具有引领作用。在简要理清这三段文字结构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将2、3段的内容总结为一句话,就是21题的答案:袁老的精神遗产,一是敢于挑战权威、反复实践的求真精神,二是淡泊名利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第22题考生作出选择【甲】处的正确选择并不困难。简要说明理由,只要将这3句话与【甲】处文句的逻辑关系分析清楚即可。很明显,第1句话是重申袁老不迷信权威、求真这一精神遗产。第2句简要概括他一生致力于实践,紧扣“反复实践”进行论述。第3句照应此段首句,指出袁老的这一精神遗产对科研工作者的意义。

扎实的写作能力

源于日常扎实的训练

这真的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没办法,事实就是如此。考生要想写好考场作文,最重要的是扎实做好平常的作文训练。日记、周记、课堂上规定完成的作文,都是很好的作文训练。如果考生日常训练做得扎实,在词语的积累、遣词造句、选材谋篇,都做了有效的实践,考试的时候,他就比较容易按照要求完成一篇作文,甚至完成得很好。就这次作文题目来说,是二选一。

双减后首次期末考试,这份海淀区语文卷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题目一难度大一些。它要求考生对中学校园生活有相应地观察、思考和感悟,并且能围绕“身影”,写出内容相对集中的一篇文字,对学生感悟生活、围绕中心组织语言的能力要求较高,写不好,就会写偏题跑题,或者内容松散,不知所云。这个题目很容易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背影》写得很家常,很感人,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读此文,如同听名家演绎名曲,听众得到了美的享受,感受不到技巧的存在,但对演唱者来说,是用了丰富高超的技巧在里面的。这个题目是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技巧的,对初一的孩子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写不好,就成了写人记事,与“影“关系不大了。题目二相对简单一些,适合那些想象能力强的学生。既然是一篇故事,必然得有个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令读者觉得“神奇”,不能漫无边际去想、去写,要学会组织。(完)作者简介:秦粟,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曾任初中语文教师十多年,业余时间从事文字工作,现为新媒体从业者。因家有小学童,也因职业缘故,遂对如何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倍感兴趣,并努力实践,母子间以学友相呼。略有所得,则记之以笔墨。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