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名校学生密谋杀死老师 捅她5刀然后自杀

近日,澳洲珀斯的一所中学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恶性事件。两名女生密谋杀死学校的一位女老师,且采取了行动!

目前,受害女老师经治疗后已出院。其中一名13岁女孩获准保释,但被禁止上学,禁止使用社交媒体,禁止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离家,禁止进入学校100米范围内。而另一名14岁女孩则被安置在一家医院,因为她有健康问题和“过去引起严重关切的事件”的病史。

如果你觉得这肯定是所渣校,学生犯混甚至犯罪都不足为奇。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据悉,涉事学校名叫Willetton Senior High School,是西奥的顶级公立校。近些年,该校成绩排名一直在公立中学top 10之内,2019年跃升榜首。

震惊!顶级名校学生密谋杀死老师:捅她5刀,然后自杀

学校所在的区也是优质学区,算是珀斯的一个华人区。因此,学校有很多亚裔、华裔学生。两位亚裔家长在面对媒体时表示,对于这样一所名校发生学生故意杀害老师的行为,表示大为震惊和不可思议。

两名女生是否有精神问题呢?

事发后,两人都被要求进行了精神评估,13岁女孩没有精神问题,还被形容是一个“开心且专注的同学”。另一位14岁女生,“平时看起来也没什么异样,但一周前她被停课了,事发当天,是未经允许去的学校。”学校的一名同学反映。

震惊!顶级名校学生密谋杀死老师:捅她5刀,然后自杀

是老师PUA后反遭报复吗?

据该校的一名华人学生称,被捅老师50多岁,是8年级的一名co-ordinator,职务类似国内学校的教导主任。人非常好,是可以放心与其交谈的老师。但作为“教导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必然会严厉一些,但不明白为什么有学生要杀她。

警方调查发现:两名女生密谋杀死老师已久

两名女生杀老师的行为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计划!两人一直在一个名为Discord的游戏聊天App上讨论如何杀死这位女老师。

震惊!顶级名校学生密谋杀死老师:捅她5刀,然后自杀

聊天记录显示,两人曾讨论通过放火烧学校的方式来杀人。14岁女生还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使用哪种气体放火,多长时间气体能充满整个教室并引发火灾等。

13岁女生曾对14岁女生表示“你在业余时间做的那些事有时候会吓到我”。之后,她建议14岁女生“我们应该改用刀捅的方式。”并用“听起来很有趣、很酷”的语言怂恿、暗示14岁女生采取行动。14岁女生还曾对其他同学透露过要“捅老师5刀,之后自杀”。

震惊!顶级名校学生密谋杀死老师:捅她5刀,然后自杀

事发当天,14岁女生行凶之时,13岁女生则留在教学楼内,向其他同学扩散此事。14岁女生行凶后火速逃离现场,而13岁女生居然还淡定地上了下一节课。

Discord是款什么软件?

顶级名校学生密谋杀死老师 捅她5刀然后自杀

百度百科显示,Discord是一款游戏聊天应用与社区。Discord从游戏语音、IM工具服务起家,随后转向直播平台,进而开设游戏商城的社区平台,成为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沟通协作的首选工具。Discord还吸引了许多非玩家用户,被学习小组、舞蹈班、读书俱乐部和其他虚拟聚会团队广泛使用。

游戏、聊天、未成年人、杀人及自杀言论等,这些伴随社交媒体常见的热词,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网络环境健康安全、青少年心理、未成年人犯罪等话题的思考。

柳叶刀:社交媒体对女孩心理健康的危害更大

一半的精神疾病始于14岁前,因此青春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2019年9月,《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发表了一项有关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危害的观察性研究,对英格兰近10000名13-16岁青少年进行了长达三年(2013~2015)的追踪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本身不会造成危害,而是通过间接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干扰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的活动(如睡眠和锻炼等),同时增加年轻人接触有害内容的机会,特别是网络欺凌这种负面体验。” 伦敦大学学院大奥蒙德街儿童健康研究所(GOSICH,UCL)的Russell Viner教授称。

对男女青少年而言,通过健康问卷(GHQ)报告显示,使用和查看社交媒体的频率越高,女孩的心理困扰程度会越大,而对男孩的效应并不显著。

这一研究结果启发我们进一步探究被大众看作有害的媒体使用(例如游戏)的中介因素。同时,多行为的全校计划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干预睡眠、网络欺凌和体力活动等生活方式,而不是社交媒体本身。

社交媒体带来的中介因素还有哪些?

美国纽约州某康复中心主任曾在《环球科学》上刊文指出,随着社交媒体和科技崛起的是,心理健康状况的明显下降。2014年,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对全美近700万青少年和成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青少年中,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74%,心理问题就医人数也翻了一倍。

同时,网络社交抢占了我们面对面真实社交的时间和场景。缺少真实场景的社交,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拥有社会属性,通过与他人的接触构建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并从中寻求生活的意义,提升我们的情绪状态。如果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真实、正常的人际交往,便会产生巨大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社交媒体分秒更新的新鲜内容和不断升级的媒介方式,会引发一种被称为“嗜新症”的现象。人类大脑的生理结构决定,我们偏好新鲜事物,这些新鲜事物能提升我们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几率,但不停地接受新鲜事物,也会让我们因刺激过度而感到疲倦。

再有,当社交媒体中游戏带来的即时奖励、聊天带来心理安慰或想象冒险,促进脑部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时,我们会感到快乐和愉悦。因此,为维持这种体验我们会继续激活多巴胺的奖赏通路,持续某种活动或行为。

我们能做什么?社交媒体是否该具备识别心理危机信息的功能吗

事实上,每次遭遇极端学园事件,不论是枪杀、绑架、暴力、跳楼,还是各种袭击,无不令人惊恐、后怕,大家心有余悸的同时,会反复思考为何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容易做出极端行为。正如澳洲案件中密谋刺杀老师的两位女学生的行凶动机,警方仍在持续调查中。结论也许非常复杂,也许极其简单。但这并不影响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为青少年成长作出努力。

今年,我国多项教育政策出台,全面指向“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新目标。如近日,中国教育部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长期跟踪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上半年,教育部还针对学生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进行“五项管理”,保证睡眠时间、增加体育活动时间、禁止手机入校,可以促进同学和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减少网络信息的影响等。同时,对中小学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作出指导,高校按师生比≥1:4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老师,中小学≥1名专职心理健康老师;高校新生入学后要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设置2学分32-36课时;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注重安排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县级教育部门每年要向区域内小学高年纪、初高中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测评。

除政策维度外,青少年聚集的

社交媒体平台能否通过技术手段自动识别出心理危机信息,主动进行线上预警和干预呢?

如今,越来越多被自杀意念困扰的年轻人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困苦。就此,2019年中科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朱廷劭研究组以微博为平台,利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自动识别有自杀想法的用户,然后主动为他们推送心理危机干预资源,利用微博文本来作为接受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测量指标。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先建立自杀微博的自动识别模型,然后将模型用于自杀内容的筛查。结果显示,在302773条微博中,20603条(6.8%)被判定有自杀倾向。随后,研究人员通过私信主动为这部分用户提供心理危机干预资源。

从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研究人员向12486个不同用户发送了24727条私信,其中5542人(44.39%)做出回应。平均每月234.08名用户与研究项目的咨询师互动,90%的用户回复少于10次,97%的用户与咨询师互动少于5天。12300人访问过研究者用于自杀预防的网站。这些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被动等待预防和治疗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干预范围,让很多以前从未寻求过帮助的人第一次接受帮助。

另外,研究人员还比较了与心理咨询师交流过的用户在交流前后微博用词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与咨询师接触后,这些用户的死亡词频率显著降低,未来词的使用频率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成长仅有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在政府指导下,保证青少年有更高质量的睡眠、更健康的社交、更充足的运动是科学而明智的。同时,青少年群体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在网络社交环境中,那么中科院行为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是否会给到相关企业一些启发呢?希望技术的持续进步能够让企业低成本、高意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长远努力和尝试。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