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近一个月多地明确教培"学科类"鉴别指引

围绕“双减”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鉴别讨论仍在持续。

9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开学已近一个月,上海、海南、浙江、重庆、广西、辽宁锦州、天津滨海新区等多地已陆续推进关于“学科类”和“非学科”项目鉴别指引相关工作。

同时,有地区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如未履行相关规定或承诺,经查实将纳入法人信用报告体系,情节严重的将责令停止招生,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

界限有时比较模糊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要求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等要在“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

至此,“双减”政策正式宣告落地。7月30日,教育部发文,明确“学科类”与非学科类两者之间的范围。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中指出,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

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尽管教育部已发文明确规定了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科与非学科之间界限有时还是比较模糊。

多地进一步细化“学科”与“非学科”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