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作业、考试影响教学质量?并非不留不考

新学期,中小学生的作业、考试减少了,教学质量会不会下降?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新学期,中小学生的作业、考试减少了,教学质量会不会下降?针对家长的担心,8月31日,在北京市教育“双减”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回应称,主要减少的是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低效率作业和考试,通过“减”来优化作业和考试的质量、结构,同时通过有效的诊断、巩固,提升教学质量。

作业、考试的量减少了,但留下来的是更高效、更有针对性、更具有诊断性的作业和考试。李奕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把对作业的研究、对考试命题的研究纳入教研体系当中,并且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精细化地进行系列部署。

“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教育教学质量更聚焦在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上。”李奕表示,这才是面向未来社会,基础教育应该发展的方向,“不管是作业的训练,还是日常的考试乃至中高考,都要向这个方向变化。”

在李奕看来,“双减”文件中提到的“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给老师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要求老师在判作业的时候全批全改,老师在判作业的时候不再只是判对错、检查学生是不是做了作业,而是要看出作业背后所反映的孩子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过程当中的问题。”

李奕表示,虽然作业的量在减少,但是作业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的功能实际上是在增加的。

在如何留好作业上,李奕表示,基础性作业要留得少,但是要精要有针对性;分层次的作业要留准,针对不同学情的孩子,提供分层次的不同的训练;弹性作业要合理,既包括时间上的弹性,也包括内容上的弹性;个性化的作业,要考虑周全,考虑到它的必要性。

“家长可特别关注作业和考试在‘双减’工作当中的整体部署和调整,并非不留不考,而在于通过作业和考试有效地诊断、有效地巩固,提升教育质量。”李奕强调。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