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了家里100元,到底该不该送派出所?(4)

就像那位拿大人手机充钱玩游戏的女孩爸爸,试图逼孩子自首来制造恐惧,从而约束孩子行为,却并没有关注到这件事中,女孩的充钱行为只是“结果”。

而导致这一行为的那个“因”,可能是孩子的物权意识淡泊,无法确认爸妈钱自己不可以用;

可能是父母疏于陪伴,缺乏沟通,孩子无聊无趣,去网络世界寻找精神的依恋;

可能是父母管教太严,苛责完美,孩子只能通过游戏获得存在感、掌控感和力量感;也可能仅仅因为孩子好奇,想探索一下未知的网络世界,等等。

孩子偷了家里100元,到底该不该送派出所?

遇到类似的事,父母重点的是去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动机和真实需求,才可能找到针对性的办法,而不是仅仅针对结果,去惩罚或恐吓孩子。智者畏因,愚者畏果

再者,未经允许,我们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在他们成年之前,呵护他们、照顾他们、教育他们,都是父母基本的责任。更何况,他们在法律上属于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便真的触犯了法律,那也该是父母自己来投案,而不是逼孩子来承担。

更要命的是,这种吓唬人式的教育很可能会被孩子试探出底线。经过这一次自首闹剧,孩子就会发现即使我做了“违法”的事情,警察叔叔也仅仅是教育了一下,并没有给与实际惩罚。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孩子偷了家里100元,到底该不该送派出所?

法律之所以有约束力就在于它的强制性。倘若每个父母都效仿,孩子犯了一点小错就送他去派出所,因为尚未构成犯罪,警察也只能配合父母演戏教育孩子遵守规则。

这种温吞水式的批评,只会透支国家和法律的信用。在孩子犯了更大的错之后,他自然会觉得:警察局我都去过了,你们(父母)还有什么高招吗?

孩子偷了家里100元,到底该不该送派出所?

且不论占用警力,如果父母懂一点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一下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或许就不会把一个5岁女儿不想归还同学东西的行为上升到“违法犯罪”的问题上。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