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一周年:乡村有意外收获,城市反倒更焦虑

2021年7月,两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中小学教育中旋即掀起了一股强烈的风暴。

“双减”政策实施一周年,不同群体对“双减”政策褒贬不一,批评者认为“双减”实际上增加了学校和家长的负担,支持者则认为双减确实起到了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的作用。

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城乡学校对于“双减”政策的评价也存在差异,尤其是乡村学校实施“双减”政策后反倒收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破解作业难题,治愈厌学情绪

“双减”政策着力解决的是“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和“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事实上,在实施这一政策之前,双重负担过重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城市学校,农村学生的负担总体而言不重。

农村学生因家庭条件和交通条件限制,参与校外培训的人数不多,换言之校外培训市场在乡村的空间不大。即使有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培训,也主要是放学后或在暑假期间,学生家长为让小孩有个去处而将之送去补习,这种校外培训具有托管功能,学业竞争的性质较弱。

同样,在实行“双减”政策之前,乡村学生的学业负担并不沉重,此前很多乡村教师面临的头疼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不写作业。“双减”政策实施后,乡村学校也纷纷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一般是在下午放学后延长1.5-2小时,分为两节课,一节课用于学生写作业,一节课用于开展社团活动。由此,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改变。

最为惊喜的改变是,乡村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和完成质量显著提高。在实施“双减”政策之前,由于缺乏家长监督和指导,学生回家后不写作业是常态,有的学生则利用手机查抄答案;留在学校,因为有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他们写作业会更加认真,如有不懂的,也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因此作业完成情况比“双减”之前要好很多。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