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刚五月出头,先蒙头睡两天,再跟朋友去游乐场玩。六月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七月可以找个地方打个暑期短工。”今年17岁的北京市盲人学校高三学生李云鹏早早计划好了自己“高考”后的生活,但却被疫情打乱了节奏。
4月,原本是视障生的“高考月”。与普通考生不同,大多视障生通过“单考单招”上大学。与6月的统考统招相对应,单考单招是由高校自主命题组织考试的一种招生方式。
目前,全国范围内,视障考生能考的本科层次高等院校仅有四所——位于吉林的长春大学、北京的北京联合大学、山东的滨州医学院以及江苏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如果不出意外,四所院校一般都将考试安排在4月。
4月底,北京暴发新一轮疫情。北京市盲人学校今年共有4名高三学生参加“单考单招”,他们的高考被按下了延迟键。
偶尔“开小差”的居家学习时光
4月28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五一”假期提前放假一天;“五一”假期结束后,根据疫情情况确定返校时间。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北京市盲人学校高三学生赵厚仁并没有觉得一定会居家学习,“就提前一天放假,还是有希望返校的。”
但希望被打破了。4月底至今,北京的疫情形势一直处于严峻态势,学生返校一再推迟。
“最开始居家的时候,我还会在心里算日子,这周居家那下周可能返校。下周居家,下下周可能返校。”刚开始居家学习的日子,赵厚仁有些许焦虑,“因为现在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也是最后的冲刺阶段,突然从线下转到线上,肯定有不适应。”赵厚仁还担心线上学习不能保证在校时的学习强度和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