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数据告诉你,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写在前面】我们对于“什么是好教育”常常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见解,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的成长?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篇文章,通过客观分析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中270816名初中生的测评数据,指出了影响孩子成长的多方面因素,为更好的教育提出许多中肯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已成为一个多重变量控制下的,多要素竞争共生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进入了一个学校、家庭、社会边界被打破的全域教育时代,教育生态中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也日益凸显。

社会舆论和教育实践对于“什么是好教育”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冲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博弈。

因此,为每一个孩子找寻真正适切其潜能优势与成长需求的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基于数据实证的教育评价发出“理性”的声音——以高信度、高效度的大数据验证教育经验,并揭示教育规律。

江苏省苏州市自2015年开始启动了“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对全市初中校学生进行连续追踪监测,六年来累计参测学生超过130万人次,积累监测数据超过1.8亿条,累计发放监测报告5000余份。

通过“全覆盖、多维度、追踪式”的学业质量监测大数据,构建了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核心的具有“结构意义”的质量指标,用实证数据实现了对教育经验的有效验证和挖掘拓展,不断揭示教育经验背后的教育规律。

本文将以2019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的270816名初中生的测评数据为分析样本,从几个侧面剖析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加适切的教育。

加强亲子沟通

全方位关爱并陪伴孩子成长

亲子关系作为家庭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

1、每天吃家人做的早餐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

苏州市自2018年开始对学生吃早餐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两年的监测结果均显示,七成左右的初中生能够做到每天吃早餐,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每天吃早餐的人数比例逐渐降低。

每周吃早餐的天数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明显的正相关,2019年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学业成绩为508分,而从不或极少吃早餐的学生学业成绩仅为441分,两者相差67分。

进一步分析学生的早餐方式,可以发现,“家人每天在家做给我吃”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比“基本不吃早餐”的学生学业成绩高67分。(见图1)

这组数据告诉你,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图1走读学生早餐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2、亲子关系好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

将学生亲子关系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并划分为四个水平(人数各占25%,前25%为水平I,后25%为水平IV)。

结果显示,七、八、九三个年级亲子关系处于水平I的学生学业成绩均最好,而亲子关系处于水平IV的学生学业成绩均最差。

以七年级为例,亲子关系处于水平I的学生学业成绩为520分,亲子关系处于水平IV的学生学业成绩得分是483分,两者相差37分。

八年级和九年级亲子关系处于水平I和水平IV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值分别为44分和42分。(见图2)

这组数据告诉你,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图2亲子关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注重家校共育

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设备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强调各方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家校共筑防范网络沉迷之“堤”。

1、家长在孩子面前使用智能手机越少,孩子每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越短

将家长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分为“从不使用”“偶尔使用”“经常使用”“几乎不离手”四类。

分析发现,家长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频率越低,孩子每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也越短。

家长在孩子面前“从不使用”智能手机,孩子每周使用智能手机时间为2.22小时,家长在孩子面前手机“几乎不离手”,孩子每周使用智能手机时间为5.36小时,两者相差3.14小时。(见图3)

这组数据告诉你,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图3家长在孩子面前使用智能手机情况与孩子每周智能手机使用时间的关系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