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二,很多家长突然发现:孩子上学的样子,开始有点陌生。
作业写不完,情绪不稳定;成绩一会高一会低;你问他咋回事,他说:“老师讲太快了”;你一急,他反问:“那你上学时都听懂了吗?”
一句话堵得家长当场沉默。是的,没人能轻松穿过初二。
初二就像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表面上只是“课多一点、题难一点”,实际上是孩子学习方式、心理状态、成长节奏的集体大换血。
没处理好,就会摔个大跟头;挺过去了,就能一马平川。

一、为什么初二最容易“掉队”
有句话说得狠:初二不努力,初三光复习。
听着像鸡汤,其实挺现实。因为初二的内容,正好是中考的主菜。数学的函数、物理的力学、语文的阅读与作文、英语的语法和词汇量,都在这一年全面展开。
你能感受到那种转折感:
初一时,学的都是认知和概念;到了初二,突然要你“理解”“推理”“应用”。
孩子原先靠记忆能混过去的科目,现在全变成理解题。
物理刚登场,大家都信心满满。八上内容轻松,随便背背都能考个九十几。但八下一到力学,开始掉队。有的孩子甚至连“力的三要素”都分不清。
数学也差不多,从算术题到代数几何联动,从“会算”到“会想”,那种难度陡增的感觉,就像从骑自行车直接切换到开飞机。
这时候,家长开始慌:“他明明挺聪明的,怎么就听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