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职业教育,被忽略的一片蓝海

采访王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王玥正在菜市场买菜,手里拎了一堆东西没办法接电话,说半个小时之后通话。

结果29分钟之后,王玥打来电话说“来不及了,待会要去接小外孙,有时间再聊”。当我试图敲定一个准确的采访时间的时候,王玥显得有些为难。

“接完小外孙回来我要做饭,陪她看书、玩耍,给她洗澡,哄她睡觉......你不着急吧?要不我们改日再约。”

看起来,王玥是一个陪女儿“北漂”、全职带娃的外婆。但事实上她的“行程”安排远不止这么简单: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4点,王玥还在一个牙科诊所做室内保洁。再往前退6年,王玥是一名语文老师,在一所小学教了36年的书。

在王玥的身上,交织着多个身份:隔代带娃、退休教师、现职保洁。这些身份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对于这部分群体,曾有不少文章剖析过他们的需求:社交需求、才艺和兴趣需求、家庭沟通需求、接触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需求等等。当前市场上推出的“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等形态,也在切准这些需求。

但事实上,社会上还有若干个“王玥”这样的群体,正迫切需求老年就业、老年职业教育。

01

退休,就业的新开始

2015年8月24日,王玥拿到了自己的退休证。

与很多退休职工瞬间的不适应不同,同教研、教学、校内各种评价考核打了36年交道的王玥,拿到退休证的当天就去逛商城买了一身衣服,庆祝自己退休。

“就感觉肩上的担子放下来了,不用再考虑工作压力,也不会每天都觉得时间紧迫,我就想好好放松、享受生活。”

在退休后最初两年的时间里,王玥也确实这样生活着。逛公园、与同学聚会、出国旅游......王玥觉得没有比退休后更惬意的时候了。在这之后,王玥的孙子出生,照顾孙子又成为她生活的重心。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