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读人工智能的“双非”学生,抓住风口了吗?(2)

「换了个名字学计算机」

人工智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每个选择它的学生都要切身面对这个问题。

没有参考答案。对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一个没有学长学姐的专业。要上什么课,用哪本教材,怎么找实习,实习去哪家公司,毕业选择考研还是就业,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全靠自己摸索。他们自己就是人工智能专业最「老」的一批学生。

而对学校来说,怎么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从学院和专业名称设置开始,就充满「悬念」。在湖南工商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最初被开设在计算机学院下,与信息科学和信息管理等专业在同一个大院。到了第二年,人工智能专业从计算机学院中剥离,分入新学院:前沿交叉学院。柯蓓林说,和人工智能专业关系较大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则被分去了智能制造与科学技术学院。

令柯蓓林困惑的是,人工智能专业分入前沿交叉学院之后,传统的工程管理也被分到了这个学院。她不懂这其中的逻辑,只是觉得,「有点乱」。

而在王小芬所在的这所以文科类为主的211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被设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之下,而不是大部分学校所设的计算机学院下。王小芬解释说,「因为(学校的)信通学院的评级更高,有再开一个专业的资格。」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人工智能专业目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之下的二级学科之一。或出于此,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选择将人工智能专业设在计算机学院下,或者将它视为计算机专业延伸出来的一个专业。

也因此,许多普通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也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十分类似。大一,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都会学习基础的编程语言,到了大二开始接触网页设计、前端、数据结构等课程,直到大三才开始接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智能语音、图像识别这类有人工智能专业「烙印」的课程。

有高中同学问李万妮:「你学的什么专业来着?」李万妮甚至会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机专业」,「因为确实没区别啊」。

除此之外,课表里还叠加了许多「特色课程」。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王小芬要上模拟电路等必修课,而这些课程本不在其他学校人工智能专业设立。学生们向老师质疑「这门课毫无意义」,但老师摇摇头说,「教学方案已定,无法再更改。」等到下一届人工智能专业开课时,这门课已经变成选修课。张甜则在大二挂了一门物理实验课。在她所在的学校,读理工科就必修物理实验。

第一批读人工智能的“双非”学生,抓住风口了吗?

课业多的时候,柯蓓林对着电脑一边学习,一边打瞌睡。受访者供图

因为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人工智能的课业繁重程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王小芬回忆自己最忙的一个学期,周一到周四要每天早上8点上到晚上10点,晚上是选修课或者实验课,周五则是早上8点上到下午3点。疲惫之下,王小芬放弃了社团、部门活动,周末就待在宿舍躺着玩手机。那时,实习也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因为对连休息时间都稀少的王小芬来说,她无法满足大部分企业要求3天到岗实习的最低要求。

繁多的课程也时常占满张甜一整周的时间。她对C语言这样的课程不算有兴趣,但还是认真地听讲、练习,像个货真价实的程序员一样改代码到凌晨一两点。但等后面的课越上越多,难度越来越大,她索性「高效上课」。一门课先听几节,如果实在听不懂就放弃。

由于代码基础只学习了一年多,等到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课程真正出现时,很多学生已经跟不上了。

而和竞争激烈的计算机专业相比,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也未必占优。柯蓓林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长学姐们编的程序要比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成熟和复杂得多,「我们还是一点皮毛,学得杂又不精」。王小芬也这么说,「但凡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单独聊,甚至是看他们的作业都会发现,我们不会做任何实际应用,只是单纯在讲理论和方法。」

等到大二,王小芬通过找熟人加入了一个团队实习。带她的学长告诉王小芬,团队只招收两种人才,一种是会写代码的,一种是懂AI的。那个学长还说,「学校教的东西和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东西有很多是脱轨的。」

ChatGPT火了以后,李万妮的专业课老师里没有一个人提过这个工具。而在王小芬所在的211大学,人工智能班上的学生不被允许使用ChatGPT来完成作业。

老师边学边教

面对人工智能专业,应对起来不够自如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

对于跟随首批35所高校后的大部分双非本科高校来说,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除了思路和设计层面的问题,资源的欠缺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普通院校里,真正具有人工智能专业研究背景的教师资源并不多,而被视为计算机专业延伸出来的人工智能专业,许多专业课都是由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教授。

李万妮还记得,一名人工智能专业课的老师曾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习,「你们自己学吧,我学得可能还没你们好」,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解释说,自己在暑假紧急参加了半个月左右的培训,培训由某个科技公司组织,此外他还上慕课,自己先学完一遍后再把内容教给学生。

全院上下,李万妮了解到的唯一一个有人工智能背景的老师是学院年轻的副院长,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后,其他基本都是计算机背景的老师。

张甜是那种从大一开始就努力上好每节课的人,但如果看到老师只是自顾自地在台上念PPT,她知道这堂课大概率是「没必要上了」。

重庆工商大学计信学院副教授郭智威,是参与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教师之一。他本科期间在郑州大学读通信工程专业,在重庆大学读完通信工程专业硕博,具体研究的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有一定的联系。

他不否认人工智能专业在建立阶段面临的挑战。他2018年到学校就职,在那之前,学院已经提交了申报人工智能专业的材料。2019年,他所在的计信学院开始组建人工智能专业,请他着手准备教授《深度学习》,「因为同期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大多也都是初次开始实践,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学院内部)其实也难以做到深入研讨教学」。

对郭智威而言,深度学习也是新的知识。2018年之前,他曾经在机器学习领域参与过研究,「但这是相对低阶的学习,而深度学习是相对高阶的」。

困难不少,高阶的知识要自己主动去学。郭智威参加了百度组织的培训,历时不到一个月,后来还参加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深度学习。他自己先学了大半年,2021年上半年,才开始教授《深度学习》的课程。因为他已经有一些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相比没有基础的老师,学习起来要更加轻松。对他而言,最困难的学习和本科生一样,是程序编写,「深度学习的模型容易出各种错误,发现错误怎么去解决,同样是挑战」。

第一批读人工智能的“双非”学生,抓住风口了吗?

图源视觉中国

深度课程面向大三的本科学生。在2021年教课之前,郭智威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我的目标没有太高,对本科生来说,很多课花的时间也不一定多,所以就是掌握基础的图像识别和文本识别就行,真正涉及程序设计的内容,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专业太过新鲜,郭智威发现《深度学习》还没有系统和标准的教材,一些已有的教材都偏理论而且滞后于发展,于是他要自己制作讲义。这种情况持续到今年,他甚至已经准备自己编写一本教材。

同时,人工智能专业需要足够强大的硬件资源让学生们参与实践课程。郭智威解释说,深度学习需要靠程序设计编程实现,因为处理的对象复杂,计算量庞大,所以个人电脑一般情况下无法承载这样的体量。这其中关键的硬件是GPU,即图像处理单元,一台GPU的采购价格在10万元左右,对于学院而言数目不小。尽管从2021年开设专业以来,重庆工商大学陆续采购了几个GPU,但还是「远远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使用,只能10-15个人用,研究生都不够分」。

在限制下,重庆工商大学的大部分电脑实验课都利用一家国内大厂提供的云计算资源进行教学和实践。但郭智威也说,这个大厂的深度学习工具和国际上主流的深度学习工具依然有操作上的差异。

而对人工智能这样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老师追赶起来也很不易。以国内大厂百度的深度学习工具为例,2021年第一次教学的时候郭智威用的还是2.0版本,到了今年已经是2.4版本了,他至今仍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和工具。

今年ChatGPT爆火了以后,郭智威只是在课堂上提了一嘴,但没有深入讲。他自己也有点矛盾,课堂是往容易讲还是往难讲?而且因为这门火热的技术背后是高阶的模型,老师自己也不太摸得透。

教课第三年,郭智威能察觉到本科生对这个专业的感受。他坦白地说,「我认为对他们来说人工智能专业有点难,而且兴趣确实在中后期学习中有所下降。」

第一批读人工智能的“双非”学生,抓住风口了吗?

柯蓓林拍摄的课程内容受访者供图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