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选择留学这条途径的时候,动作常常会变形,喜欢既要兼顾学校排名,又想着专业是不是有竞争力,甚至觉得回国能更好就业就最好了。
想法都是美好的,但世上岂有两全法,能给你面面俱到了?还是得学会割舍,不该要的东西就不要去纠结。而能想明白你留学最本质的需求之后,你才能先舍后得。而不是都要。
为什么说,留学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无脑刷名校了?其实你理解清这个概念后,反而无脑不是贬义词,而是想透彻后的褒义了。
No.1名校才是逆袭的门槛!
都说留学没红利了,读大学没红利了,那都是扯。真正读书改命的例子每年数不胜数。你没做到不代表没有,很多说留学没红利的往往都是没拿到名校入场券的,你当然没有,因为你都没有进筛选的池子,门票都没有,你怎么进场?
名校是什么?是一种资源在分配,是阶级固化后,少有的几种能打破向上通道的钥匙。另外两种途径是婚姻或创业。
名校的门票,能快速地让你完成教育的跃迁。都说第一学历重要,但在终点来说,最高学历也依旧重要。你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总得沾边一个。
而无脑的刷名校,无论你通过什么途径,你申本科,通过额外加分,通过dse,通过海外身份,或者直接留学,通过信息差等等直达名校的规划。其实你在践行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逐渐触摸到社会的规则了。只有认知,经济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都差的那波人,才会走独木桥。才会没得选。你第一步都输了,自然后面步步都落后了。
只有名校规划的序列对了,你后面才会有一个好的开局。开局名校身份,你之后无论是就业,婚姻,还是职位提升,创业等各个板块都无比正确了。你看现在离婚的那么多,但进入婚姻的基本都是留学生多。为啥?你们思考过吗?
No.2名校光环主导社会认知,尤其是人口多的国家!
为啥中国的学生要选名校?澳洲的学生不用,英国的不用?
核心还是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你向下能兼容的空间多。你看澳洲,总共就2500w人口,每年入读的学生都塞不满他们那么多的高校。教育在他们那里不是稀缺品。他们自然不需要卷教育。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教育都不卷,比如医学,牙医,法学这种,他们还是很卷的,那种层次就不一样了。